從空城計看多面向思考
三國演義裡面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這段講的是諸葛亮的愛將馬謖因為剛愎自用,拒絕部屬的諫言,結果把街亭這地方丟了。於是諸葛亮接下來必須面對的困境就是司馬懿乘勝追擊,直逼西城。這時候城內軍力不足,諸葛亮面對司馬懿的強大軍隊他該怎麼辦?大家都知道他大開城門,命童子在那裏裝作沒事那樣地灑掃,自己坐在城門上悠哉的焚香彈琴,上演了著名的空城計,把多疑的司馬懿騙走了。
面對難題的時候,人常常會用慣性想法或是世俗想法去解題,變成了不是黑就是白的單向選擇與決定。如果以這個例子來說,守城主將通常會採取「出兵迎戰」或是「關門拒敵」這兩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守衛城池。但是諸葛亮卻上演了空前絕後、完美漂亮的空城計,完全出乎意料。我想說的就是:面對問題不是只有這樣或那樣,思考方式是需要跳脫被侷限的部分,才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或處理方式。
要跳脫被侷限的解題想法,方法有很多,比如:讓自己用不同角度思索問題,或者平時就多方積累知識、常識、見識,需要的時候就可以運用了,就像空城計。
根據正史記載,諸葛亮其實沒有使出空城計,用空城計的人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也許當時是這樣的情景,羅貫中寫到馬謖失街亭,司馬懿來攻城,在城裡的諸葛亮要怎麼解題才漂亮?他在書房來回踱步,天色將白,靈光閃動,他想到了空城計,這要歸功於他書讀得夠多。
諸葛亮的空城計,最早出自晉朝的諸葛亮迷:郭沖。郭沖寫了一本《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這本書,就是寫諸葛亮五件沒有被正史記載的事蹟,其中一件便是使出空城計。不過這書裡面提出的諸葛亮用空城計也是郭沖自己編的,在三國時期,真正使用過空城計的人是孫權的父親孫堅。
孫堅守魯城的時候,董卓來犯,但城內的兵力不足,孫堅就使出了空城計。董卓也是一個很多疑的人,認為孫堅大開城內,是故意要引他入內,城內兵力並不是探子消息上說的那麼少,孫堅的兵力一定很多,如果攻城必定中計大敗,於是董卓就撤兵了。孫堅用了空城計保住了魯城,不過孫堅也是一個博學聰明的人,他沒選擇死守城門或出兵迎敵,而是從左傳這本書裡,效法前人。
羅貫中和孫堅都是因為平時的知識見聞積累,為自己解決面對的寫作困境與守城難題。見聞與知識的儲備,確實可以幫助自己跳出非黑即白的單線二分法。當然以不同角度思索,也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就像空城計最初始的出現。
大約2700年前,也就是春秋時期,楚國令尹、也就是宰相,子元,他攻打鄭國。鄭國是小國,根本無法抵擋楚國,於是向友好的齊、魯、宋求援,但是援兵還沒到達,楚軍已經大隊壓境。這時候鄭國謀士叔詹向鄭文公獻策,鄭文公特意打開城門,讓百姓自由出入做生意,表現出很安定的情景。子元就以為是齊魯宋的救兵到了,鄭文公才敢這樣打開城門,於是他決定暫時取消進攻,紮營觀察。這齣空城計讓鄭國度過危機,等到了真正的援軍。不過,故事還沒結束。
子元紮營之後,發現被騙了,但是他已經來不及攻打了,因為前有鄭國軍隊,後有齊魯宋的虎視眈眈,為了避免自己腹背受敵,他決定撤退,這時候他也上演了一場空城計。他的軍營繼續紮寨、繼續生火,但實際上大部隊已經悄悄撤離,原地留的也只是空營帳而已。
不論是鄭文公與叔詹或是楚國子元,他們都跳出了進與退、攻與守的窠臼,而用另外的角度思索,找出破解難題的方法。歐洲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狄波諾就提出了「六頂思考帽」,幫助人們改變單向直線思考,進行水平的多面向思考。這六頂思考帽分別是:冷靜想想與檢視哪裡出了問題?保持中立客觀的心態去了解所接收到的所有資訊、仔細觀察細微處,了解對這些問題或事情的感受和認知、用理性思考邏輯性和可能的解決方式、綜觀全局並省視自己的思維是否有偏差、以及運用最後一頂思考帽,就是允許各種可能的存在,而不是武斷認為可能或不可能。戴過這六頂思考帽之後,再做出最適合的處理與解決方式。
當然,愛德華的六頂思考帽可以很有效的幫助我們避免發生直線思考,找到處理難題的方式,但是絕對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當作唯一方式的話,那麼就又掉入單線思考了。
每次的難題,都是一次的學習機會,讓自己用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與處理,那麼人生積分就會多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