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戴誰就包準被問到爆!超唯美天空漸層染不但肌膚襯的白皙惹人愛 還直接讓穿搭質感飆到人生巔峰

⠀⠀⠀

「詞頻」,意味著「詞彙的頻率」(Word Frequency),取決於普羅大眾對於某個詞彙的使用多寡、意義認知、熟悉程度。

⠀⠀⠀

可以將語言文字想像成一條無限延伸的光譜,詞頻高向左聚攏,詞頻低則傾向右方。

⠀⠀⠀

借用一名網友的感嘆:「有時候,人們要的是下里巴曲,自己彈奏的卻是陽春白雪。」

⠀⠀⠀

下里巴曲更貼近世俗生活,百姓黎民、凡夫走卒皆懂;陽春白雪就是曲高和寡,清新脫俗,仿若空谷幽蘭,可惜難以取得多數人的共鳴。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希望能讓大家瞭解何謂「詞彙的頻率」。

⠀⠀⠀

隨意舉個例子,中國古代稱之為「絲竹」,我們現代人則是說「音樂」,若不知其典故,大多數人應該只明白後者。

⠀⠀⠀

這便突顯出「詞彙的頻率」在人們語文認知中的間距。

⠀⠀⠀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又譬如我很容易使用的詞彙「浸潤」,個人想表達的意思是「沉浸且潤澤」,同時兼具動詞及形容詞的特性,但是相較意思接近的同義詞「沉浸」,「浸潤」的詞頻顯然就偏低。

⠀⠀⠀

再者,假使我念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大家的反應可能是一臉茫然,不過改用俗稱「漸凍症」(ALS),閱聽者馬上了然於心。

⠀⠀⠀

不僅是中文/華語,任何語言都必定會有「詞頻」的存在,也是在教授非中文母語者,教師們需要熟悉的領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

如同學習游泳,教練會先讓初學者在淺水區適應,經歷一段時日,才能踏入超過身高的深水區。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掌握了「詞頻」的概念,亦兼具某種寫作技巧,大眾小說及純文學的落差,藉由「詞彙」的運用,轉換自如。

⠀⠀⠀

撰寫「知識普及」或「科學普及」的文章,也適用於此項訣竅。

⠀⠀⠀

延伸參考:

現代漢語語料庫詞頻統計

⠀⠀⠀

⠀⠀⠀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科普 #知識 #人文 #中文 #外文 #文字 #語言 #詞彙 #頻率 #詞頻 #教學 #語言學 #人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