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退一步來說,對於其他80%的人們,我們是否知道高齡化持續進展所代表的意義?年長者所必須面對的困境到底是什麼,而他們又需要怎樣的幫助?
在「偏鄉」的濾鏡之下 更加捉襟見肘的年長困境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是一本關於偏鄉年長者的作品,作者康舒雅以住在老家彰化台西村的長輩們為主題,企圖讓這群通常不會出現在主流社會的邊緣人現形,讓讀者藉由理解他們的生活,來產生對於年長者更多元的想像。這些主角皆是從作者留在家鄉的阿嬤「雀仔」的人際關係中輻射而出,其中包含年輕時共同出外打拼的朋友、因為地緣關係而認識的鄰居等,也是在「雀仔」的引領之下,作者才得以跨越年齡的障礙,看見那些也同樣存在於其他台灣各地的農村縮影。
以一張純黑的頁面為分隔,《留下來的人》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是關於這些年長者的生命故事、他們所經歷的時代背景,口述歷史中有著大概是1930、1940世代的共同記憶,儘管故事情節少不了汗水與艱苦,卻也隱隱含著對於人生巔峰的驕傲,並且影響著他們往後的生活態度。至於後半部,則帶領讀者回到我們所存在的當下,呈現衰老對於人的影響,尤其是在「偏鄉」這個因素下,所放大的各種效應。當「留下」與否從選擇變成必然,也呈現出了台灣相關政策上的各種不足。
以台西村呈現台灣農村安養的普遍困境
留下是窮鄉僻壤,離開則是剝離熟悉的故土,加速這群恐懼成為「無用人」的農家子弟們衰老的速度,同樣的難題不只困擾著台西村的人們,更同時在全台各地的「偏鄉」上演;藉由更細緻地呈現出他們的生命紋理,《留下來的人》似乎也讓他們不再只是統計數據上的數字。儘管人們總會凋零,但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或許我們也該趁還能夠做點什麼的時候,創造一個能讓每個人都能好好離開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