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p.125-p.155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而非獎賞的實現。期待愈大,多巴胺峰值愈高。
誘惑綑綁是讓習慣更有吸引力的一種方法,這個策略是將「想要」的行為與
「需要」的行為配對。
可以結合誘惑綑綁與第五章提到的習慣堆疊,創造出一組引導行為的規則。
習慣堆疊加誘惑綑綁的公式如下:
1.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2做完〈我需要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我之前就有用類似的方式,但我的方式有點不一樣,我是要洗澡前(要做一定要做的習慣之前),我會執行完成日更、運動等等(我需要的習慣),之後就去完成,我要做的習慣(洗澡),然後再執行我想要看的小說(我想要的習慣)。
我覺得可以根據每個人對自己的了解,將這些模式稍微加以變形,使其更符合自己的方式。
我們傾向養成被所處文化誇讃與認可的習慣,因為我們有融入與歸屬於族群的強烈渴望。
我們往往會模仿三種人:親近的人(家人與朋友)、多數的人(族群),以及有力的人(有地位與聲望的人)。
打造更好習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加入具備以下兩個特點的文化:
1.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
2.你跟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
族群的常態行為往往會壓過個人想要的行為。大多數時間,我們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對。
(但我覺得這個要很有自覺,清楚自己想要的,不要被帶著走。)
若一個行為能獲得認可、尊敬與讃美,我們就會覺得那個行為有吸引力。
🏃♀️猿猴式超慢跑30分鐘
2024.07.03
日更125/1000
金錢能量日記94
運動Day65
讀書&輸出Day33
天樁與地樁Day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