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受到小時候看過的童書影響,對於朱一貴的印象並不是太好,尤其是書中跨張化的表達方式,更讓他成為了一個不自量力的丑角,最後也理所當然成為被「制裁」的對象;就算是在後來接觸到當時的台灣社會,以及移民們的拮据處境,這兩件事情也從沒有被連結在一起。一直到讀了這本由作家錢真所寫,針對朱一貴事件進行描繪的《羅漢門》,才開始讓我翻轉對朱一貴的印象,並且用更加不同的角度,去認識這位歷史人物。
清領時期第一場民變 為何養鴨人能夠引領萬人
作為清朝統治台灣後,第一起大型民變的主事者,朱一貴因為能夠指揮自己養的鴨群而被稱為「鴨母王」;1721年他在官府欺壓百姓,不只濫權還隨意苛征稅務的情況下,自稱為明朝皇室的後裔,稱王並且帶領民眾反抗。儘管他們的革命只持續了三個月,就遭到清軍以優勢的軍力鎮壓、瞬間潰敗,但在這段時間他也成功攻下當時的台灣首府,讓大部分的清廷勢力退到澎湖,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短暫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尤其以現代崇尚人民自主權的視角,包含朱一貴的人生及整個時代的背景,或許都值得人們更加去認識。
《羅漢門》的書名取自當時朱一貴發跡的地點,也就是現今的高雄內門,在這裡他認識了後來起義的兄弟,也以自己的實力和魅力,建立了起義勢力的基礎。整本小說以「朱一貴事件」為劇情主軸,從起事前的行事風格來建立人物形象,接著才切入到事件本身。為了增強其中的「歷史」氛圍和真實性,作者參考了歷史文獻、縣志等史料,在兼顧文學性的同時,也企圖還原當時的人物樣貌。
稍微浪漫化的小說 卻仍能豐富對歷史的想像
既然是小說,其中當然會有不少作者添加的劇情,尤其是越細節的,像是對話、行為舉止等,就越可能偏離真實,但比起單純把這些內容視為虛構的「腦補」,更合理的閱讀方式或許是把它們視為一種解釋。也就是在小說的彈性之下,作者企圖藉由史料進行延伸描寫,提出為何朱一貴能夠成為讓數萬人一起響應、短暫顛覆統治的存在,進而在史料冰冷的文字之外,更立體地呈現出他可能的形象。加上人物的細膩描寫,及生活化的文字,也讓這樣的效果更好。
當然,以「革命」來解釋朱一貴事件,或許有點太浪漫化或過於現代性地看待這起事件,但從人民反抗的角度來看,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對;而至今仍存在的朱一貴信仰,更證明他在常民的心中,絕對不僅僅是具有妄想症的丑角而已。除了理解這起事件,《羅漢門》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啟發讀者去了解、探索那個時代的真實樣態,到頭來或許我們會發現,這塊島嶼上的人們數百年來所追求的,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