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總算把這本書看完了。慢慢地重新開始閱讀的習慣,所以,花了我三個多月才讀完。雖然說是過度飲食,但其實此書探討的範圍遠遠超過「吃」。作者是一名美國心理學家—基瑪 卡吉兒。她藉由真實案例、學術報告、政府文件和個人研究來討論整個社會過量飲食的種種原因。
====以下是自身經驗,和書本內容無直接關係======
會開始看這本書,和我自身的經驗有關。我自己和飲食、社會觀感、體重一直有著複雜的關係。我不瘦,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胖,也因為我的外型,我有很長一段時間,試著各種的減肥方法。當然,也失敗過很多次、覆胖很多次。這樣的過程令我無論是自信還是自尊感都跌到谷底。
那時候,家人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屢屢重傷著我。無論我在學業或是工作有什麼成就,回到家就是因為身材而被數落。這深深的讓我覺得,原來一個人的價值是完全地建立在外表上。而這所謂的外表,瘦就是好,胖就是罪。
後來一度決定乾脆就自暴自棄的胖下去吧!自身的健康拋諸於腦後,每天吃著宵夜,喝著酒。在當時,我真心的認為,因為我胖,所以我沒有選擇。只要有人愛我,我就該接受,也不論那段感情是否真的令我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接觸到外國的胖美人。提倡無論外形,人都有權利追求幸福快樂。漸漸地,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因為自己以外的人,而讓自己這麼痛苦。有句話「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那我就要選擇快樂。也真的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逐漸擺脫身邊讓我陷入負面情緒的人事物。吃,也不再亂吃,而是選擇我真的想吃的,也只在真的想吃的時候吃。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過去很多食物,我只是吃了殺時間。日復一日的鹹酥雞、滷味,並不是我真的想吃的,而是覺得「反正我也只剩下吃了」。
雖然,我現在依舊不瘦,但是我運動、我注意飲食也戒掉了宵夜。身體自然的就減少了脂肪,多了肌肉。這樣的狀態,也已經持續了兩年多,也是我沒有復胖最長的一段時間。就算是現在懷孕,為了要讓我和寶寶都健康,我還是很注意自己體重的變化。和以往的減肥經驗不同,我不再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去做,而是真誠的為了自己而努力。我也不再設定誇張且達不到的標準,而是接受人人的不同,也接受我不用「瘦」也可以美,也可以快樂。
=====自身經驗告一段落,以下繼續介紹此書=======
過度飲食,在作者的看法裡,不只是飲食的問題,而是牽涉到自身消費習慣、社會觀感、文化習性和政治操作,這樣多層面的一個議題。一般想到過度飲食,我們會想到的是「個人自制力欠缺」、「自我放縱」等。但是,作者想表達的是除了個人因素之外,整個社會系統其實都出了問題。
我們的經濟體系,是鼓勵我們consume,在英文裡這個字可以表示消費,但也可以表示吞噬。如果,花一點時間想想,的確是如此。雖然,整體社會審美觀極度推崇「瘦」,但我們的消費方式卻和這個概念背道而馳。各種光鮮亮麗的食品包裝,鼓勵我們購買,各種量販店的存在則是讓我們購買大量的產品。如果社會風氣和社會審美觀是相容的,那麼就不應該鼓勵大家大量購買,而是要節約、節省。
那為了要彌補這樣的矛盾,我們便可在市面上看到許多標註「健康」、「天然」、「低脂」的誤導性商品。許多這類商品會讓消費者產生了「大量食用也沒關係」的錯覺。低脂的背後,往往就是高糖,而糖也在近年來被許多醫生歸類為「易上癮性物質」。而各種高糖、高脂、高鹽的食品,已經是我們大腦對於食物產生了變化。有些變化,太久了要恢復也就更加困難。
這些大廠,僱用許多研究人員、科學家來做出對他們有利的實驗。而很多減肥商品、健康食品的廠商其實就是各大食品公司的子公司。一方面他們鼓勵大家食用高糖、高脂、高鹽的食物,再鼓吹快速的減肥、彌補、治療方法。不管如何,獲利的終究是他們。
原本,食品、藥品安全在美國是要由FDA把關,但是在經歷過一系列法規修訂、預算刪減之後,FDA的權力大幅降低。他們目前營運的資金,甚至是來自於他們要審核的食品、藥品廠商。在知道這件事之後,我真是太震驚了。因為一些個人調查,我早就對美國出產的商品抱持強烈質疑的態度了。但是,現在可說是徹底失望了。也就是因為FDA不再能夠確保上市商品真的安全,在美國就出現了很多食品、藥品的訴訟案,作者說這是依靠法庭來彌補FDA的不足。
這些資訊其實很讓我傻眼,因為,一般一定會懷疑這種做法怎麼可能會是合法的?但在人民安全和經濟之間,很明顯的國家選擇了後者。但現在,這樣的選擇已經使得越來越多國家付出了代價。各種疾病年齡下滑,對各國的醫療體系其實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在這裡要強調,作者並不是說沒有個人責任的問題。當然,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但是,同時,她也對於創造出這樣迷惑人的社會做了嚴厲的批評。
身為消費者,又要如何避免掉入這個過量消費、過量飲食的陷阱?第一步,當然就是多了解這些商業機制,透過知識來避免被廣告誤導。再來,就是從生活上改變習慣。這個部分,是我自己在減重的路程中學習到很重要的部分。老實說,普通人怎麼可能無欲所求?不過,透過學會控制慾望,身心健康皆可獲得提升。
我不是提倡要瘦。我自己也不瘦。更何況,我自己曾經就是社會審美觀的受害者,所以我非常討厭對別人的外表做任何批評。但撇開外表因素,我覺得我們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適當的控制欲望,並不是壞事。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但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也要盡力一點的去做。這不單單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愛自己、自己所愛的人的責任。
希望有飲食、消費困擾的人,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它未必能提供立即的解決方法,但裡面所說的,的確是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