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心理治療片,好看。
劇情的一開始,就以鄭捷隨機殺人的新聞事件作為開場。
回想當年,看到鄭捷殺人新聞的第一時間,我心裡想的是「可憐的大學生....」並且相信鄭捷絕對不是甚麼十惡不赦的大魔頭,他隨機殺人絕對是為了要報復自己的父母親而做的。只能說他用錯方式了。
當時我有試著想要跟一些長輩聊鄭捷的事件,得到的回應有百分九十九都是被砲轟的,說我的思想有問題,說鄭捷就是該死,說他就是一個殺人犯,沒甚麼好談的......這...就是無知的人性。
當鄭捷的父母跪在媒體面前開口講的第一句話....證實了我的想法。因為孩子犯下滔天大罪,父親仍顧及到自己的顏面與自尊,說他的一生全部都被這個孩子給毀了,然後繼續神隱。
一個好端端的大學生,一夕之間變成隨機殺人犯,一定是有跡可循的,但是眾人早已養成只看結果,不願追究真相的心理,再加上媒體為了搶收視率,大篇幅的胡亂報導所以使眾人更加一心只希望鄭捷不要浪類社會資源,趕快進行槍決。
我是贊成死刑的,但是,我更支持花多一些些時間去查詢真相,唯有了解真相,那些被犧牲的人才會變得有意義,而不是一直用負面心理去看待。往後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去防範、預防。
劇中,李曉明的母親說:「天底下有哪個父母會願意花20年的時間去養一個殺人犯?」
台灣人傳統的教育失敗就在這....以上對下、以下不可犯上,父母說的永遠是對的,小孩沒有反駁的權利。父母的決定永遠是對的,小孩沒有選擇的權利,親子的教育永遠只看表面,行為要得體,看到長輩就要叫,對人要有禮貌,考試要100分.....社會的整個架構就是這樣教育的,就是沒有教,親子之間要如何教心?如何尊重孩子的聲音、如何了解孩子的需要、如何理解孩子的選擇以及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這就是儒家思想一直忽略的問題。
父母親長時間對孩子的親情勒索、情緒勒索、其實不知早已賠蘊了多少個像鄭捷一樣的人了。長年壓抑,壓榨小孩的心理,性格不走偏才怪。
或許你會說:「小時候,我父母也是這樣對待我的,為何我就不會像鄭捷一樣?」我想表達的是,如果全世界近70億的人,每個人的個性都是長的一模模一樣樣的話,事情就簡單許多了。
人生路,沒有哪一條是簡單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