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嫚嫚嫚說|享受獨處,擁抱與孤獨並行的迷人姿態
你有嘗試過與自己獨處嗎? 還是你其實非常害怕只剩自己的那種孤獨感呢?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子的經驗,可能是在一場熱鬧喧騰的聚會後,回到家關起門,心裡突然有股油然而生的空虛感,彷彿外面的生活再豐富精彩,回到家仍是自己一個人,只剩自己一個人。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利用獨處的時間為自己增值。
長大後越來越發現自己其實非常厭惡參加那種「結束後會令人感到空虛的聚會」,因為這種聚會結束後,總會讓人覺得莫名的浪費時間,處於消耗心靈能量的洩氣狀態。所以在大型的朋友聚會中,其實我時常會選擇缺席,因為我知道比起擔心「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很難搞、不團結、每次揪都不去」,強迫自己把時間花在那裡,不如選擇把時間留給自己,與自己自由的獨處。
你和自己獨處的方式是什麼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自己獨處的方式? 像千嫚非常喜歡一個人看電影,尤其是很享受電影院裡的那種環繞音響,好像會瞬間透過電影讓自己處在另一個世界。 身旁有許多朋友對於「一個人看電影」這件事情非常驚訝,他們不太能接受一個人去看電影,好像顯得自己沒朋友很淒涼。 但千嫚很享受自己看電影的時光,因為有時候我們跟朋友去看電影時,會不自覺的注意起朋友的反應,或者在呈現自己的反應是會有點壓抑,想說又要被朋友說哭點很低、還是被嚇到還要有點故作鎮定,不然會太沒面子。或者最討厭的就是看得正投入,朋友看不懂在旁邊傻傻問。所以我很享受自己看電影的時光,覺得感動就自己默默流淚、被搓到笑點就放肆大笑,盡情感受電影傳遞的情緒。
接下來跟大家聊聊愛情中的獨處。
大家身旁一定有些朋友是那種不甘寂寞型,彷彿只有一有空檔時間,就一定要跟身旁的男女朋友黏在一起,這種黏在一起的相處模式可以讓他們更有安全感,或者是要透過這樣如膠似漆的相處才能代表彼此愛的濃烈。 這種模式會是加乘循環的效應,會變得你越來越習慣,越來越需要,越來越依賴。
有一位歌手劉若英,她在婚後寫了一本書,書名叫《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她在書裡寫到自己的婚姻:「有時候拍戲時,我們經常半個月不見面,但其實兩人相處也沒必要天天黏在一起。我們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因為兩人有獨立的臥室和書房。」
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儘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而戀人間最好的狀態就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我見過很多女生,習慣將自己的安全感都寄託在另一半身上,在愛裡患得患失、失去自我。但就像《神隱少女》中所說:「人生就像一班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敢於在愛裡孤獨,是一種保持獨立的人格和心態,不在愛中迷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