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關心叫做自以為是

1 / 1

  清明連假,K小姐在男友家吃飯時,男友弟弟和女友吵架了,事後她想展現睿智和體貼的一面,跑去安慰女方,簡單的詢問事情經過和女方在意的點之後,告訴女方:「妳的問題就是太愛他了,只要你不那麼愛,你就可以少受點痛苦」之後便侃侃而談關於自己愛情價值觀,最後還反問一句「妳不覺得這樣很好嗎?」

  隔天,K小姐打給我怒氣的說:「我居然被提分手了,理由是我沒同理心?」

  聽完她昨天的表現,我實在忍不住回她一句:「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妳現在在毀妳男友他弟弟的姻緣啊!」

  K小姐依舊固執地表示自己是為女方好,見她固執己見我也就不再多談,只是靜靜聽她說完她的陳述,最後和她說了句:「妳為對方著想的心我感受到了,只是妳這不叫關心叫自以為是」

  其實這也不是K小姐第一次因為這種事跟男友鬧不開心了,每次K小姐都說會改,最後還是犯一樣的錯誤,久了誰也受不了身邊有這麼一位惹人厭的談話者吧?不給人插一句話,自以為是對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壓給對方,也不問問對方是否樂意就擅自以為了。

  這跟吃飯時別人老把你不愛吃的青椒、茄子全塞給你,你說了不要,對方卻說這樣為你好,讓你多吃,你再拒絕就顯得你不通情達禮、拒絕他人好意了,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

  安慰別人的時候多聆聽少說話,畢竟現在主場不是你,在他和你訴苦的時候大多是把你當成樹洞,你卻不盡好樹洞的職責那麼多話做什麼呢?說不定他說一說就想開了,倘若你來講,像K小姐那樣安慰女方,指不定對方氣頭上腦子不清真選擇分手或不愛,毀了一段本可以白頭偕老的愛情,那錯就大了。


  也不要把自己的道理或經驗要對方接受,畢竟他不是你,不可能和你有一樣的人事物。經驗談之所以叫經驗談,是因為經驗是活的,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不一樣過程和結果,只好拿來和大家侃侃而談。別以為同樣的因發生在不一樣的人身上就有同樣的結局,這就是大部分人最大的盲點。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類似的還有,分手後你在IG上抒發心情發了一篇愛情觀的限時動態,結果你朋友回覆你:「你這樣不對,你應該振作起來,像我上次分手我就沒你這麼矯情,多出去走走會好的」「只要對象換得快沒有悲傷只有愛」等等。可是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經歷了怎樣的內心糾結,又是如何在聲嘶力竭的半夜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想開而發了這篇限時,給足你勇氣度過明天、避免了崩潰。

  他不知道失魂落魄的你當時的心情,不知道此時此刻的你只需要一句:「你還好嗎?」「需要我聽你說說嗎?」更不知道你真正需要什麼。

  用他自以為是居高臨下的態度告訴你生活的「智慧」,然後擅自作主認為這是「關心」。 

  上面的例子都可以說是自以為是,但其實也是多管閒事。

  人家談戀愛,發生的酸甜苦辣,都是他們該面對的課題,你幹嘛像是自己談戀愛一樣的插足其中。

  你的閨蜜和男友吵架了,你陪著就好、耐心聽她訴苦,偶爾一點中立的建議即可,畢竟這時候的人只是想要一個人聽自己抱怨,並不是要你跟著她一起大罵特罵,你現在告訴她:「妳男朋友就是個爛人你別處了,這麼幼稚的人」指不準對方明天勾著手如膠似漆的像今天的潑婦罵街沒有發生,然後說你看不慣她幸福、破壞他們感情。

  個人建議:多傾聽、多陪伴、少說話、少總結。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談話裡最不怕沒有人說話,最怕是一個人一直說。這裡不是你的演講台,更沒有人邀請你參加辯論大會,安靜地傾聽也是一個優秀的談話者。

  不論在哪種名為「關心」的對話中,你都該請楚自己的定位,是安慰的一方還是被安慰的一方,各司其職,才是最好的。更清楚一件事,你的想法不是對方的想法更不是對方應該接受的建議。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