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直接前,先偷看一下對面。
在會議中一邊聽同事簡報,一邊認真做了筆記,最後主管望向你,指意發表看法和意見。你起身將剛剛紀錄關於計畫的優缺點全部講完,原以為會惹來鼓掌和歡呼,卻發現站在前方的同事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面對相處頻率頻繁、工作上溝通,總會有很多時候忍不住發表「為了對方好」的言論,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人抱怨「講話太尖銳」。
「拜託!我是為你好耶。」你現在心裡也這麼想嗎?
||||||||||||||||||
Hi,我是晚期 WanChi ,2018年從上班族開始成為在家工作的獨立工作者,開始在 Instagram 紀錄生活中的個人觀點。如果內容你喜歡,請 follow 我。
本文適合這樣的人閱讀
● 不是壞人,只是講話比較直接的人
● 沒有英雄披巾,反而是常常被冠上苛薄代號的人
● 誠實小郎君得斯
||||||||||||||||||
░每個人的「好吃」不一樣
在期望別人理解自己說話方式之前,請先接受「世界上每個人對於同一個字詞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和感受」這個事實。例如我常常會說「期許自己當個理性又感性的人」,有人會解讀成,把「理性」和「感性」拆開來放在同一個人身上。但真正的意思是,期許自己和他人互動時能保持極端兩邊的思考方式,以訓練自己選擇的平衡智慧。或是讓自己在不同人的視角,都有不同的理解,在理性先決的人眼裡,成為感覺第一的感性小女孩,但在感性優先的人眼裡,我卻有顆擅長分析的理性腦。
找餐廳一直以來都是我生活上被視為最麻煩的事前三名,除了要找地點、價位、類型、型態,還膽小怕踩雷,硬是找出別人具有參考價值的評語來作為決定的依據。一開始我只要看到「這間餐廳的燉飯真的很好吃!」,就會興奮奔跳的往餐廳座椅坐,磁盤清碰到桌上後,立刻擱下紙巾,握住鋼質湯匙胡亂塞進沾黏醬汁的義大利米堆裡,迫不急待以完美的弦月弧度的挖起,由遠至近平移至嘴裡,嗯…
「這是好吃的燉飯?」
後來,我才學會閱讀其他人的細節描述,如果對方也喜歡偏硬口感、醬汁層次,就能夠推測餐廳和自己的契合度。但如果評語是環境適合拍照,食物也不錯,我可能就是先讀一遍經書,祝福自己好運,再踏入餐廳。
所以,連日常生活感受的認知和定義都是具有差異關係,更何況是文字或語言呢?
░「誠實」和「禮貌」是兩件事
通常品嚐到和平時飲食習慣不一樣的餐點,我會迫不急待的想和旁邊的人分享感受,但有時候「旁邊的人」除了是家人或朋友之外,也有可能是直接靠上來餐桌邊的餐廳經營者。
「想問小姐,今天的餐點還合你的胃口嗎?」
是說不知道大家這時候會怎麼辦,就是明明很難吃,但對方卻對著你發出,直接單純夢幻又大量光暈的溫和眼神,感覺這時候妳還吐出「難吃」這兩個字,就像對著穿著晚宴禮服的對方潑了一桶垃圾掩埋場流出的髒水一樣。
哎唷,到底該講還是不該講?
直耿大嬸靈魂的我還是忍不住想講,不過我會先提到自己「喜歡味覺層次」的飲食習慣,再來說「我的真實感覺」。「你們的醬汁好多唷,因為我之前吃到的燉飯醬汁都比較少,味道會鎖進米飯裡。所以有點不習慣。」「喔,但我是想說這樣拍照比較好看啦!」
所以如果店家的製作餐點的方向是「浮誇網美視覺系」,那我的意見對他們來說,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 音量、速度和語氣~~~
偷偷跟大家分享,有時候在用文字訊息溝通時,我還蠻依賴「~」這個神奇小符號。這個符號在某些時間點很好用,例如你已經理性和女友分析大中午到公園野餐會太熱,但女友還是執意拿著木籃和野餐墊,這時候你可能會說:
「你為什麼這麼不講理」
這句話看起來,會直覺想像的語氣是尖銳的、短促的。但只要變成:
「你為什麼這麼不講理~~~」
咦?這句話就好像語氣是半開玩笑,表達不悅但又不是那麼冰冷。
所以在雙方認知彼此關係對等的溝通也是這樣,雖然同一句話,「聲音越大」會讓對方感覺是情緒激動、強調的,「速度越快」會帶有緊急、急促的感覺,語氣是要求、以上對下,都會讓人感到不那麼舒適。有時候即使你想表達的情緒不是「那個意思」,但你的音量、語速和語氣,會讓人誤會真正想傳達是「那個意思」。
░留一些空間給別人
適時誠實表達自己的觀點從來不是錯誤的行為,但要先思考對方是不是願意接受、立場是不是一樣,或是學著尊重對方重視的價值和自己不一樣。最重要的不是急著把事實、想法說出來,而是理解每個人的差異後,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
下次急著想表達想法之前,先練習理解對方,再想想看該怎麼表達更適合吧!
Hi,我是 晚期 WanChi ,我人很好的,真的,不然你可以到社群看看。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imwanchi/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wanchi.s/
#wanchi在這裡呀#wanchi寫情書#wanchi燉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