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在各大書店暢銷排名待很久的書,書中以年輕人和哲學家的對話,來一步步帶領你理解阿德勒的思想。
分享兩個我很喜歡的概念:
1. 否定心理創傷
「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有別於佛洛伊德的「決定論」,阿德勒提倡「目的論」,佛洛伊德認為過去的事情,像是心理創傷等等,決定了你現在成為什麼人,然而阿德勒提倡「目的論」,他認為,要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書中舉例,有個人因為從小受父母凌虐長大而不願外出,以決定論來看,應該全世界受到父母凌虐的小孩都永遠不出門,事實卻不是這樣。從目的論來看,不願外出的人是因為「不想走出去,所以製造不安的情緒」,因為「不要外出」的目的而製造出了不安和惶恐。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他認為「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我們往往會有「因為以前怎樣,所以我現在怎樣」的認為,而把自己困在原地,然而其實不想走出去才是真正的目的。就像同樣出身受虐家庭的兩個小孩,一個人可能很有成就,他認為因為家裡的殘酷造就了現在的他,另一個人自怨自艾,然後把一切歸咎於家庭,他們的過去都一樣,只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們會以為過去決定了現在的我,但其實是「現在可以決定過去對你的影響」。
2. 割捨別人的課題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他喝水」
書中的哲學家提到,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如何劃清這是誰的課題呢?只要去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好比說孩子不用功讀書,最後考不上好大學,那是他來承擔,那就是他的課題。父母可以盡力協助,但絕不能介入,無視當事人的意願而強迫他人改變,會引起反彈,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這個想法同樣在生活上很常見,職場上同事的態度差不差,那是對方的課題,你不該干涉;情侶之間個性不合,覺得對方有些缺點你認為他要改變,而參與了別人的課題,只會使關係更惡化;你對別人好,他人是否要相對應的回應是他的課題,你聚焦的只有在自己想不想繼續付出。
當我們慢慢學習割捨別人的課題,在人際關係上會過得更好更圓滑。
☞這本書的想法讓我在生活很多方面有了轉換,他用對話的方式,講述了阿德勒的核心思想,很好理解,這邊只摘錄兩個核心思想,還有很多想法都寫在書中,很值得每個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