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真賺到?
在思考如何有錢時,
通常會想到「開源節流」。
首先,我們對「節流」有不少誤解,
以為是花心思計算,
尋找更多的優惠和折扣,以省下更多錢。
但節流的真諦是,
好好檢視自己的每一筆支出,
然後思索為何選擇將錢投注於此。
如果發現費用是食物,
那麼能試著回想,
自己的進食,
是基於滋養,
或因出於恐懼,
而習慣拿食物填補,
慰勞不被理解的情緒。愛美是人的天性,
但若過度將錢花在服裝打扮和化妝保養,
那麼能深入感受,
是否內在有某些陰影是自己想拼命隱藏的。
日常用品是必要支出,
但也能在購買前,
不只是比價,
更進一步思索真為必要,
或只是出於習慣,
還有這些選物,是否對地球造成負擔,
當自己不再需要時,除了分送,
在面臨只能丟進垃圾桶之際,
是否有重新改造,再利用的可能。
因為即便是實踐斷捨離,若未保有覺知,
那只會陷入不斷買,持續斷捨離的輪迴。
另外品質良好的物品,價錢大多偏高,
雖並非必然,世上其實仍存在不少實惠好物。
如果品質好,能用得久,那是物超所值的投資,
但若習慣以價錢衡量品質,覺得是安全感,甚至是炫富,
我們能做的可以不是自責,而是明白虛偽,其實是渴望愛,
卻因深信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值,只有添加某些外在條件才配得所成。
從花錢的方式,也能探索和身體的關係。
每個人的體力和能量都有限,
我們無法無限制使用,
卻不暫停,
靜養與休息。若有興趣,
能拿出紙筆,
列出行程,
觀察投入心力和時間的人事物。
舉例來說,
如果將大多時間花在工作,
可以省思工作對自己的意義為何。
工作的本質是創造和流動,
但若過度將自身價值建立在工作上,
以此取得成就感,
基於能量守恆,
過度聚焦事業,
生活上必然出現某些層面的極度匱乏與失衡,
例如關係或健康。也有可能花很多精力在鍛鍊上。
雖然行動是本能,要活自然要動,
進食也是本性。
但若為外表管理,
而過度節食或運動,
卻不懂如何與身體和平共處,
傾聽感受,
終有一天,
身體的煞車皮會失靈,
即自律神經失調,
最後賠上寶貴的健康,
甚至性命。
又或是投身不少時間在人際關係,
而沒有平衡自己的獨處空間。
因習慣將價值和情感投射於外,
期望透由為他人付出,換得自我滿足。
從這些日常觀察裡,
能認出從小到大養成的思維與慣性,
發現背後隱藏的意圖為何。
在正視自己的生活如何構成後,
若願更進一步,
感受動力背後所暗藏的傷痛。
經層層深入療癒,
陪伴自身的過程,
緩緩鬆綁沈重。
轉化不屬於愛的能量後,
自然會流出新空間,
孕育理想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