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怎麼辦?
想起17歲還深信台灣「沒上好大學、讀對科系,就會沒有未來。」的恐嚇教育時,某天爸媽帶我去見了他們的算命師。對,就是說我最大的偏財運就是我爸媽的那位。當時因我死都不讀商,讓爸爸很焦慮,後來在算命師的命盤「調解」下,「外文系」是我和爸媽能達成共識的最後協商。算命師也提了另件事,他說基於累生的濫情,在我二十歲前遇到的男人都是爛桃花,換言之,是來了過去的業力。
過20歲後,發現他還真說對了,但他沒料到一件事。因為某個「爛桃花」,才知道世上有個無人不知,卻在台灣少人曉的「哲學」。選填志願時,因我堅持填下哲學系,沒料到此發一中,讓我踏上「不歸路」。昨天和媽媽聊天時,忘了因何話題,媽媽如此回答:「後來明白一件事,我的孩子就是來走自己的路。
我的大女兒讀哲學系後,發現找不到她要的答案,於是去美國生活,在那意識到那不是她的路後,獨自飛去印度,最後走上身心靈,找回自己。我的二女兒打安全牌,但仍在主流裡讀哲學系,做她自己。而我的三女兒,正在累積,等待她破繭而出的蛻變。」其實,我只是想說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相信他人不如信任自己。如果害怕為自己負責,那麼擁抱恐懼。每當一個選擇,因為害怕「犯錯」,而把決定權交給外在,那其實是失去一次可以認識自己的機會。經過2019的劇烈洗禮,讓我學會,每當出現選擇題時,小至這餐要吃飯或麵,大至是否要投入大筆資金進行一個計畫。與其陷在兩難裡,試圖透由努力分析,得到「最佳」解答。我開始能一次次在那糾結的情境中,坐落於另外畫出的空間裡,與當下複雜的念頭和流動的情緒同在,當安靜浮現時,代表回歸本心。在停下抵抗,回到順流後,自然會在適時感受到下一步的行動。毋須知道完整的計畫才能動身,只要願意為收到一步的訊息行動即可。腦袋的用力遠不及存在的力道。一件事發,一個頓悟,足以讓一個計畫瞬間崩解,妳問難道哪裡出錯了嗎?不,那其實是生命的慈悲。當體悟到事發的意義後,這件事已發揮它的本質,這個計畫可能繼續,但意圖已不同,也可能停下,為繼續實現靈魂的渴望,存在另有安排。無論在經歷什麼,我們從未偏離,仍在「認識自己」的旅途上。只是要在一個「景點」玩多久,是自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