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多事 | 怎麼道別,都好難。

1 / 1

小鬼黃鴻升的離世,讓他的至親好友都難以接受,留下來的人最悲痛的莫過於: 連再見都沒來得及說。

對於親友的驟逝,最難平復的是因為措手不及所產生的心理創傷,通常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才得以消化、進而接受事實。

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要是早一點發現說不定就能...],這是面對親友的驟逝,家人最常在心裡出現的自問自答。

面對毫無預警的死亡,通常能給出的安慰不外乎: 「至少他沒有經歷折磨。」,或是「能夠無病無痛地離開是需要多麼大的福分。

只是,如果死亡可以預見,真的就能好好說再見嗎?

可以預見的死亡分為兩種。一種是自主選擇的「安樂死」,例如傅達仁。另一種則是重大疾病的等待死期。

安樂死雖然在台灣尚未合法,但即便哪一天可以實施了,又何嘗不是一種兩難。我曾經幻想過,如果自己是傅達仁的親人,真的可以勇敢地說再見嗎?! 面對預知的永別,遺憾與心痛真的就能減緩一些嗎?!

電影「我就要你好好的」(英文名: Me before you),探討的就是安樂死的主題。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另一種可以預知的死亡則是被醫生宣布之後。即便已經宣告不治,但在死亡來臨之前,對於病人以及家人也還是折磨。那是一種隨時可能面臨死亡的膽戰心驚,沒有一刻可以放鬆心情。所以即便離別是可以預期,雙方也具備了足夠的時間好好道別,但是當天人永隔的那一刻真正來臨,悲傷還是強烈地撞擊。

所以,不管哪一種離別、是否好好道別,都不會好過。唯一能減輕傷痛的莫過於自我安慰:「幸好我從不吝惜表達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