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奇心理學】 越買越寂寞 ? 談消費心理學
那些買了又後悔的購物經驗
__
「哇!這件衣服顏色好好看一定很適合我。」
「天啊! 這不是當季最熱門的精品包嗎?我一定要買回家。」
「這個戒指的珠寶色澤好閃耀,戴上去變得好氣質,好想要買喔!」
__
親愛的,您是否也曾有過衝動的購物經驗?
是否也有買了一堆商品回家,實際上用到的只有少數幾個?
__
商架上擺滿了五光十色的商品,每一個都好誘人,似乎都在招喚著你「買吧買吧!」一時抵擋不住內心的慾望,就衝動地買下去。
沒想到帶回家之後,只是在製造一堆垃圾,很多商品根本連包裝都沒有拆開,就一直放著積灰塵,或是有些商品第一眼看到很迷人,卻沒想過根本不適合自己。
__
購物真的能帶來快樂嗎?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一個經驗,存了許久的錢買了期待已久的商品回家,當下確實很快樂滿足,甚至笑得合不攏嘴,但是那個快樂往往持續不到幾天就結束了。
於是有些人會轉而買其他商品,繼續延續快樂,例如買了一個香奈兒包之後,再買一個香奈兒包,一直追求短暫的購物快樂。
__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花同樣的錢,達到更高的幸福感或快樂呢?
答案是體驗性消費
__
物質性消費v.s 體驗性消費
消費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物質性消費,意思就是用錢來買物質商品,例如用錢買一台汽車,用錢買一杯汽水,能很實際地去購買摸得著的物品。
而體驗性消費就比較抽象了,意思是用錢來一買一段經驗或體驗,例如花錢去看場電影,聽場音樂會,學一項樂器。
__
在一所大學曾進行一項著名的實驗,他們招募了2,635名成年人做實驗,並隨機分配到物質組或體驗組。物質組去購買衣服,包包,戒指之類的物質商品,體驗組的則是享用一段晚餐,聽音樂會或是看電影等體驗活動。
__
結果發現,體驗性消費的參與者相對於物質性購買者,其幸福感更高,而與該物品的成本無關。
所以結果顯示:體驗性消費比物質性消費能有更高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