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的那些時候:拒絕敏感度

1 / 9

#木的DJtime
在人際關係中,有太多的情境可能會引起我們被拒絕的感受,這是一種「個人的需求難以被對方滿足」的情形,被拒絕時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有些人會感受到強烈的情緒,有些人則是輕描淡寫。

📍拒絕敏感度是什麼?
遇到被拒絕的情境時,每個人所感受到的焦慮程度,接著,面對拒絕時也會出現強烈的反應。當一個人的拒絕敏感度越高,越容易將周遭他人的行為反應解讀成拒絕自己。

📍舉個例
舉例來說,當你看到ig中你的閨密跟其他朋友約,此時,可能會出現好多種不同想法來解讀這個情境…「他是不是故意不約我?」、「他討厭我?」、「每個人都有約朋友的自由」、「哇她們去的店看起來不錯,之後也可以去看看」

📍拒絕敏感度與憂鬱、焦慮
如果拒絕敏感度稍高的人,在面對這樣的情境時,可能會比較直接的解讀為人際關係出現破裂,導致焦慮的情緒較多,進一步引起不同的行為反應,可能是向外攻擊他人,或是向內否定自己。研究顯示,長期下來均有可能造成情緒上的憂鬱以及人際互動中的焦慮。


📍拒絕敏感度對關係品質的影響
在人際關係中時常焦慮不安,面對親密關係也可能複製了同樣的感受,拒絕敏感度越高,對親密關係的滿意度越低。為什麼呢?來自於可能隱含在心中的敵意與衝動,好急著想要讓對方知道「我因為你的拒絕,而感到受傷」


📍面對這樣的我,可以怎麼辦
國內外針對拒絕敏感度領域的研究,多半與親密關係有關,因此,伴侶諮商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回到個人能做的功課,就是我們常聽見的正念(mindfulness)。

透過正念的練習,幫助我們先與事件情節拉出距離,專注在身體的感受,照顧好自己的感官知覺後,情節中的「事實」也會逐漸明朗,不至於讓我們繼續深陷被拒絕的情境裡。

辯證行為治療技巧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練習如何與自己的感官知覺靠近,其中的了了分明與正念能夠達到相似的效果,與大家分享了了分明的基本概念:

💡「心的狀態」
1.理智心:較為冷靜理性、任務取向,依照事實與理智來做事
2.智慧心:同時看重理智心與情緒心,平衡的中庸之道
3.情緒心:重感覺、情緒,依照情緒與感受來做事

💡生活中的「觀察」
從生活中開始,觀察天空的雲朵飄移、完整地聽完一首歌曲、洗澡時沐浴乳的香氣、口中的食物酸甜苦辣,這些微小的生活習慣,都能夠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把眼光先從拒絕的情境移開,好好看看自己。

最後~做任何練習的目的,都是在找回心中的平衡,在面對被拒絕的感受時,倘若情緒強烈到讓人按捺不住衝動,先關照身體的知覺,回歸智慧心,然後暫停任何行動與選擇,為自己拉出心理空間。

#mindfulness #rejection #rejectionsensitivity #interpersonal #拒絕 #拒絕敏感度 #人際關係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