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給,與不給,應該先談談對於彼此的尊重
那天,帶有涼意的夜晚,與三五好友在公園聊聊大學的回憶。
那些回憶中有笑鬧著,有不捨的,當然也有憤怒的。
"妳知道嘛,當初他們吵架的原因,就是因為她不願意給他。
聽說,當時他非常生氣,進而開始不相信她。"
我暗自心想,竟然是這個問題拆散交往了三年的情侶。 老實說,加上其他朋友的情況,在我的生活周遭已經有五對情侶因此而鬧不愉快。
親密關係究竟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者多大的比重,
多少人因為對此的價值觀不同,而分道揚鑣。
該如何告訴當時青澀的我們,找到彼此都同理也願意接受的平衡呢?
"你們男生都這樣啦,只要一不合你們下半身的意,就馬上轉頭就走,
看是劈腿,或是找下一個了。" 好友質問著在場唯一的男性。
"哪有,這看個人好不好? 我還不是很尊重我前女友的宗教信仰,她說得我都
同意。唉,不過還不是因為個性不合分手了。"
他據理力爭,試圖挽回大部分男性的形象。 相較於生理女性,很高比例的生理男性有著較強大的慾望。
因此,"給予不給"的困擾往往發生在生理女性身上。
而女性考慮或是困擾的點,不外乎是:
" 這樣會不會進展得太快,他會不會覺得我很容易,進而拋棄我。
如果意外中獎,我的生活怎麼辦? 我的未來規劃怎麼辦?
保守的家人,若知道了會用什麼樣的眼光看我? "
這些種種生理以及心理的考慮因素,都成為煩惱的點。
大部人的人都能同理對方,會有生理需求的時候。 "但是同理不等於同意,對方不見得要接受你的需求。"
若是雙方因為對於親密關係的價值觀不同,進而吵架、劈腿、分手,甚至強迫對方接受,這可能會造成某一方的長久心理陰影,
可能會委曲求全,強迫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在思考給予不給的問題的時候,先不去想對方的需求。
而是聽聽自己內心的意願,並且好好思考彼此的關係是否要更進一步? 如果只因為不給予,而口出惡言,說你不夠愛他,甚至逼迫你就範,
不願意尊重你的想法,甚至不願意溝通。
"那這樣的關係,也沒必要繼續存在了吧!"
其實雙方是可以一起討論的,找到彼此都願意接受的平衡點。
因為我們相信,親密關係不應該建立在任何恐懼或是不舒服的本質上。 #兩性 #男女朋友 #在一起 #給與不給 #凱兒說
https://www.instagram.com/carolrr_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