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女孩的話題中心❤
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開啟IG

人物】21歲青農沈晉宏 引山泉水灌溉雨來菇 台東人工養殖第一人

1/1

冷氣團來襲的午後,新店一家專賣素食的餐廳「原粹蔬食作」聚集了來自台東、花蓮的農友,還有專程前來聽農友分享種植理念的饕客們,人群在不大的空間裡四處穿梭,顯得熱鬧非凡。 

今天是「原粹蔬食作」一個月一次的小農市集,也是首次與其它夥伴合作舉辦活動,活動的前半部4位小農輪番上台分享他們的種植理念,後半部店家利用當天參與農友們的食材入菜,設計含前菜、主菜、甜點的完整菜單,分享會後端出來給大家享用。

第二位講者是一位21歲的年輕農友,年紀輕加上介紹的是新興作物,雙重亮點十分吸引人的目光,不過真的讓我留下印象的是,他的創業故事跟我以往聽過的模式不太一樣。

21歲沈晉宏 高職畢投入雨來菇養殖技術研究 

很多人創業前已經有幾年工作經驗,在之前奠定的不管人脈、資金基礎也好,發展下一個事業。但沈晉宏沒有,創業那一年他才18歲,可能是家人的「創業家性格」影響了他,一得知家人有新的創業想法、希望開發特殊食材時,還在就讀餐飲科的他,就在尋找創業的可能方向,後來想到原住民的野生植物雨來菇,一畢業就投入人工養殖技術開發。

雨來菇是沈晉宏小時候台東家鄉的餐桌野味,就像許多原住民家庭一樣,經濟還不發達以前,以大地為生,大自然有什麼就吃什麼,印象中阿嬤常拿雨來菇當食材煮給家人吃,後來為了創業認真研究雨來菇,才知道這種陸生藍綠藻有比肉類、蔬菜更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

新興產業無前例循 每天記錄、修正養殖方法

雨來菇的人工養殖是這10年才開始發展的技術,主要種植區在屏東,三年前沈晉宏投入時是台東的第一人,在生長條件不同的情況下,無法將屏東農友的方法技術直接複製,種植過程只能靠每天不斷地紀錄,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後給予修正,最後得出獨道的養殖方法。

雨來菇的名字取得很直覺也很有意境,沈晉宏說野生雨來菇生長過程需要充足的雨水,吸飽水分後再讓它自然乾燥,這樣一濕一乾為一個循環,經過15次循環結束就是採收的時候。

生長過程需雨水 取泉水灌溉雨來菇

他使用山泉水取代雨水,用噴灑方式供給雨來菇需要的水分。說來也巧,幾年前家人經營園藝事業時在池上鄉龍泉部落海拔300公尺山區收購一塊地,因這塊地靠近中央山脈水源處,引水非常方便,後來種雨來菇自然想到了這裡,而這裡也是多種野生動物台灣彌猴、山羌的棲息地,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供給水量多寡沈晉宏也有研究,要是讓雨來菇泡水了,雨來菇會爛掉,因此他想到在土壤上頭鋪上一層石頭阻隔,這樣雨來菇也不會沾染泥土,可以確保消費者吃到乾淨的食物。

克服技術問題 4分地產量破千台斤

種植方法沒有人教,顧客也是自己逐門拜訪銷售而來,讓沈晉宏意外的是,市場對這種新興作物接受度頗高,目前沈晉宏有4分產地,產量約一千多台斤,相對於其它農友一樣面積不到500台斤的產量,更讓他確信他所採行的養殖方法是對的。

不過目前產量只能供應少量客戶,桃園餐廳、市場是主要收購業者,一般消費者要吃雨來菇,只能直接電話訂購宅配,超市或網路通路還買不到。不過沈晉宏提到,最近他參加簡報取得一筆資金,未來打算運用這筆資金逐步擴大產區,產地一樣會選在跟現在條件相仿、水源充足且無空氣污染的砂質地。

問他一創業就選擇高單價、無人開發的市場,不會擔心市場接受度的問題嗎?聽到這裡沈晉宏沒有多想,立刻拿手上那碗120元的湯作為比喻,他說:「就像大家來這裡吃飯,東西吃起來可能差別不大,但就因為這裡的食材是小農生產、半開放式廚房製作過程透明化,所以消費者願意買單。」

我不知道這位年輕人的創業想法從哪裡來、又怎麼瞭解消費者心理;但他說的,也正是我心裡想的。

推薦閱讀:【好食材】比麵粉更好消化的米穀粉 買食材自己做米鬆餅、米煎餅

推薦閱讀:什麼是好油? 三種方法教你判斷油的品質好壞

留言區
Expand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