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愛的地方就是家嗎?接受對彼此的失望,是創造新關係的過程

1 / 1

家,是什麼?

其實家是一個很有愛的地方,但同時他也是傷的最重的地方,因為人的慣性,會把最尖銳的武器刺向最親近的人。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的羽翼下努力長大,享受著無止盡的包容和陪伴,但也經歷叛逆時期。在亞洲社會,父母常常用:「都是為你好?」精神綁架著小孩,這個決定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以愛為名的家庭,孩子快樂嗎?

有的家庭看起來很和樂,氣氛很溫馨,沒有衝突產生。有的家庭如陌生人,各過各的,不相往來,或已和父母斷絕關係。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看起來有點美好,但又夾帶著癮性的暴力和衝突。

孩子無法選擇出生在哪一種家庭,父母也無法選擇一定要乖小孩,這是很公平的微妙關係,因為血緣切不斷,加上東方教育的長幼有序,讓很多小孩都在「有口難言」的環境下長大,一切都是為你好,幫著孩子做每一個決定,然後選擇忽略小孩的痛苦,說服自己這都是最棒的決定。

以孝順綁架孩子的父母在亞洲社會很普遍,在小孩一再妥協的背後,其實只是一顆未爆彈,這種隱性的對抗,在小時候會被藏得很好,但當孩子越來越大,開始會想掙脫束縛,接下來一連串家庭革命隨之發生,這時候,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說:「翅膀硬了」。

乖孩子的犧牲,都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不知不覺當中成爸媽的情緒伴侶

好孩子和做自己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罪惡感和情緒勒索這兩個名詞是好朋友,當勒索者出招,目的就是要讓被勒索者有滿滿的罪惡感,接著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

這是在關係中最常見的方式,被勒索者通常都有一個共同點:自卑和在意別人眼光,這和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牽連。人,從小習慣用委屈和犧牲來滿足別人,即使,長大成人獨立,還是會拋不開這一個框架。許多人成長經驗中,人生第一次感受到焦慮、不安、恐懼和憂鬱都是來自於父母身上。我們會因為害怕父母不開心而感到罪惡,把父母的情緒和痛轉嫁到自己身上,揹著看似以愛為名的包袱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是什麼樣子呢?我能做自己嗎?人往往在這個迴圈裡打轉,找尋著兩全其美的方式。

家庭系統理論

這套理論是由一位Murray Bowen精神科教授提出,理論中點出一個人無法從父母抽離後,獨自被理解,而應該被理解為家庭的一份子,因為家是以情感為單位。家庭中的每一個份子都有固定的角色,必須達成一個平衡,目的是為了維持家庭系統的完整。

即使,我們長大成人了,當走回原生家庭的那一刻,你就又會變成小時候的模樣,家庭衝突就在這一秒開始滋長。密西根大學教授Kira Briditt長年研究孩子成年後與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報告指出,有94%的人皆有和父母有不同程度的爭執,而母親又為特別困難的關係,心理學上我們稱為「最親密卻也是最受傷的關係」。

父母的放手之路

用這個小標題當作主軸討論父母很強烈,但這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無論你現在在哪個年紀,都有機會為人父母。大部分的孩子的轉折點都在18歲,這年紀父母首要面對的是小孩可能會離家,身邊的個案,幾乎大學皆是在家鄉以外的地方就讀,「離家越遠越好」應該聽到蠻多人在填志願的時候腦袋中閃過的念頭,反面是前面所提到的「未爆彈」,因為不能正面衝突,所以孩子只剩下保持美好的物理距離,來維持表面的和平。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東方社會父母的放手之路會走得比較久,甚至到孩子步入婚姻,因為這類型的父母會把「他要獨自出門」和「拋棄父母」畫上等號。隨著,小孩年紀越來越大,他們開始會有自己的思想和觀念,觀念會因為經歷的人事物,而無形中被調整。家人間必須要認清孩子越獨立,想法就會跟以前不一樣。這個階段的父母,就會出現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會一邊替孩子開心,另一方面又會難過已經不是那個每天依賴著他們的小毛頭了。一部分的父母會透過情緒勒索讓小孩產生罪惡感緊緊把他鎖在身邊,讓關係逐漸走下坡。

這時候做孩子的我們,只能盡可能的讓父母習慣和調適心情。時間會歸還我們一個平衡的家庭關係。

要克服分離焦慮的第一步,就是習慣分離

這句話看起來很殘忍,但有很多人生的關卡,還是自己才能走過去。

家,在小孩長大後,應是一個避風港,一個他知道只要受傷跌倒,不會背棄他的地方。

無論你現在經歷的是什麼方式的分離?它都是一個家庭必經過程,讓時間的淬鍊,帶回另一種愛彼此的方式。

👍如果我的文字有觸動到你,請記得幫我按個❤

追蹤我的個人IG: Mel.Share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歡迎你們到FB:https://www.facebook.com/SHLive2020 按讚追蹤,可以看到我直播活動訊息

#文字的力量#不完美#愛自己#心靈雞湯#心靈探索#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