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的療癒書單:書寫自己是一種實驗精神| 鄭宜農|《孤獨培養皿》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 或觀看我的YouTube:)
我們感覺到孤獨或是寂寞的時刻,那種無以名狀的感受,如果有一附參考數值那就安心多了。
而閱讀鄭宜農對於孤獨與寂寞的書寫,有一種預習似的感覺,而探索我們自己內心的窟窿,能不能萃取出滋潤的養分,還得靠我們親力親為的觀察與紀錄。
換句話說,挖掘內在窸窸窣窣的聲音與殘影,是一道道習作本上的練習題,沒有成績的高與低,只有習本的厚與薄,還有作為學生,是否對自己誠實。
提到對自己誠實,書中許多篇幅追憶起的童年印象總是斑斕又鮮明,不管是幼年第一次觀看宮崎駿《心之谷》的淚眼婆娑與撼動,或是天真擁抱仙人掌後造成的災難,以及回憶童年老狗與阿嬷的往事,那些曾經小心翼翼被記憶的褶皺包覆的情緒,包含了那些快樂、感動、酸澀、防衛、歉疚與不捨等等細節的感受,都被成年的自己,抽絲剝繭了起來。
如同鄭宜農形容的,這些片段的生命經驗「用鑷子將一段聲音、一句話語、一種味道或一節觸感,截下生命某某故事做成玻片,放到回憶的顯微鏡下仔細觀看...」我想,書寫自己如果是一種實驗精神,那必須先具備誠實,在彷彿拿著明鏡映照自己之前,已備妥了看見通透、透徹真實的勇氣吧。
閱讀後,被書中打磨出的作者本身打動,看上去像是矇著雙眼摸索出自己的形狀般,得接受自己渾然天成卻不斷形變的模樣,或許習得面對真實的自我,而且喜歡著當下的樣子。
好像開始能平靜陪伴著自己的時候,才能將能量傳導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