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大腦討人厭的四個特質 Part I
上篇文章中提到,那些我們非常在意的事物,那些我們認為會讓自己感到非常快樂的一切,事實上並沒有使我們如想像中的那麼快樂。
在課程進行中,某些同學在看到研究結果後很不以為然。
有一種說法是,薪水、成績、好東西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會讓人快樂,因為你本來就無法使人更快樂。因為基因的緣故,面對桌上有半杯水的情境,部分人的反應是「還有半杯水」,另一部分則是「只剩半杯水」。也就是說,即便你考取了好成績、有一段美好且真實的關係,你所擁有的美好事物仍然無法讓你快樂。
另一派的聲音則是,那些東西真的很好啊,但我的生活真的是糟透了。爛事就是會發生啊,發生那些鳥事的當下,就算我有好工作、考滿分,那也很難開心得起來好嗎?
第一種說法大概的意思是,基因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束手無策。第二種想法傾向於生活環境(或該說是境遇)實在太重要了,它遠勝於一切。
讓我們來看看Sonja Lyubomirsky在《這一生的幸福計畫》(The How of Happiness)中怎麼說。
為了研究基因的作用,Lyubomirsky找了生活環境相似的雙胞胎,研究了可能有相同基因的同卵雙胞胎(identical twin)的幸福指數,並比較了與異卵雙胞胎(fraternal twin)的幸福指數。在書中,作者提到每個人的快樂水準的差異有50%是由遺傳的基準點(set point)決定。境遇呢?那些我們真正認為對自己有影響的事,好比說出了交通事故,或是中了發票,所有這些事其實是影響我們的快樂及幸福感的最小部分,我們實際上的幸福感只有10%會受其影響。最後的部分則和我們的行為、目標、習慣有關,然而這40%卻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我們可以在這部分努力。
我們刻意且努力的行動對於我們的幸福感有強烈的影響,甚至遠勝於遺傳基準點和境遇。我們可以靠著努力變得更快樂。但問題是,我們似乎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為什麼這些我們在乎、認為會讓我們快樂的目標,其實並沒有使我們如想像的那麼快樂。
在進入正題前(嗯,是拖多久這樣…),我們先來認識由維吉尼亞大學的Tim Wilson和哈佛大學的Dan Gilbert兩位學者提出的詞彙—#錯誤需求(#miswanting)。
錯誤需求=誤以為得到某樣東西就會讓我們覺得很快樂。
因為我們的大腦有很多惱人的特徵,似乎也有許多煩人的偏見,這些偏見導致我們有了錯誤的預測。大腦四個討人厭的特質如下:
- 我們腦內最強烈的直覺往往是錯的
Our mind strongest intuitions are often totally wrong. - 我們的思想不是以絕對值的方式思考
Our minds don’t think in terms of absolutes. - 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會適應事物、適應時間和習慣
Our minds are built to get used to stuff. -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會適應事物
We don’t realize that our minds are built to get used to stuff.
我們來依序了解這些特質以及這些特質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1我們腦內最強烈的直覺往往是錯的
Our mind strongest intuitions are often totally wrong.
首先要瞭解的是,我們腦中最強烈的直覺往往不是我們所期望的,而且可能會把我們搞得更混亂,有時甚至會完全搞錯事情。以下方的圖為例:
基本上,我們從視覺系統中得到的直覺是這兩張桌子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實際上它們是一樣的。這其實亦是許多人的思考方式。
另外舉個有點哈茲咖喜(恥ずかしい)的日常例子。
時間是去年近四月底的某個午後。我正在廚房洗著碗,聽到務實好朋友一邊滑手機一邊說著金正恩腦死的消息,在廚房裡急於跟他互動的我就一直大叫「真的嗎?真的嗎?死掉了嗎?」後來只聽到不太耐煩的回覆。
把碗洗淨擦乾後,突然覺得「啊!難道關心金正恩的死比我這個人還要重要嗎?」就因為這樣突如其來的念頭火冒三丈,碰的蓋上鍋蓋就氣呼呼的要走了。
不過感謝務實好朋友把我拉住,試著了解我的想法,也說了他自己做事的習慣,以及他明白我想跟他玩,但沒有確切資訊因此無法回答問題的心情,過了一陣子之後我也道了歉,於是過不多久我們便和好了。
(這一part的題外話是:啊,真是要敏察自己的情緒,並且要學習分辨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事實,這也是認識自己的旅程的一部份。)
我們腦中的許多直覺都是不那麼正確的。很多時候在事發的當下停下來思考,或拋出疑問也許可以幫助我們跳脫上述的認知偏差。
#2我們的大腦不是以絕對值的方式思考
Our minds don’t think in terms of absolutes.
我們的思考是相對的,並且不斷依據「參考點」(reference point)來判斷事物。
參考點 = 顯著(但往往是無關緊要)的標準,所有後續的資訊都以此為參照進行比較。
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這張艾賓豪斯錯覺(Ebbinghaus illusion)的圖。
圖中的兩個橘色原點大小是相同的。但因為參照點不同,也就是橘色圈圈周圍的藍色圈圈的大小不一,我們就很容易誤以為右邊的橘色圈圈面積大於左邊。即使兩個橘色圈圈的尺寸完全一致,我們卻只能看到它們的相對關係。
我們不斷地以相對的方式來判斷對世界上的其他事物,這攪亂了我們真正關心的事物的判斷。
Medvec和他的團隊以奧運運動會的前三名得主為研究對象1。這篇研究告訴我們,由於參照點的設置不同,銅牌得主往往比銀牌得主更快樂。
2008年的奧運上,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奪得金牌,在上方畫面中的他看起來非常愉快。站在菲爾普斯右邊的是銀牌得主,我們會認為得到銀牌也很不錯呀,是贏到了奧運的獎牌欸!快樂程度雖不及金牌得主,但也一定很不錯吧?但是在圖片中,我們可以看見這位第二名的選手表情似乎不那麼的歡快。既然銀牌得主都那麼不開心了,那銅牌得主可能也快樂不到哪裡去囉?但其實銅牌得主的臉上滿是笑意。這是為什麼呢?
是參照點的不同。
如果你是銀牌得主,你可能會想「差那麼一點我就可以奪得金牌了。我真的搞砸了。」這就解釋了銀牌得主的表情何以如此。那銅牌得主的參照點呢?他也許是想「呼…差那麼一點我就拿不到第三名了欸!真是好險!」
這就是參照點令人討厭之處。在所有不同環境中使我們混亂的參照點不是我們現有的參照點,也不是以前的參照點,而是以其他人所處的位置作為參照點。也就是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
社會比較=相對於他人的薪資/地位/財產/能力來評估自己的一種行為
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我們真的那麼常與他人比較嗎?嗯,事實證明,與他人比較是影響我們是否喜愛自身所得及工作的首要因素之一。這也是Clark和Oswald所做的研究2。這份報告的內容指出,如果你的同事所得比你多,那麼你對於這份工作的滿意度就會下降。
另一份研究就更有趣了。Solnick 和 Hemenway對於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學生做了份調查3。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想像你要在下述兩種情況下選擇其中一種工作。你更喜歡哪種?選項一是這份工作的收入是5萬美元,但公司同儕的收入是2萬5千美元。選項二是你在工作中的實際收入是10萬美元,但你公司同事的薪酬是25萬美元。
我們可能會以為多數學生因為薪資較高而選擇10萬美元的選項。但事實上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了第一個選項,因為這麼選他們就不會比別人賺得少。很瘋狂,不是嗎?
隨意設置參照點或是與他人進行社會比較通常會導致兩種結果。向上比較可能會造成嫉妒,向下比較則可能會讓人驕傲。而且,我們通常會用相對無關緊要的參考點來判斷自己,並使我們感到比應有的感覺更糟。
這種狀況滿常發生在我身上的。最近的一次是在某個讀書會上,我和友人要一起同報告,友人的PowerPoint做得非常精美,她也把分配的章節讀得非常的透徹,在聽她分享時我一來覺得很佩服,驚嘆她的見解如此高深,說明又淺顯易懂,二來則覺得有些自愧不如,再來又會開始擔心其他人的眼光。這大概是亂設參照點的開始,當下有許多想法在腦袋瓜裡碰撞,也有一些聲音開始瘋狂責怪自己沒有花更多時間反覆閱讀和花心力製作投影片。
後來我就傳了訊息向同在讀書會的另一位朋友提起這件事,她回覆「叫你腦袋想的那些東西閉嘴!」她的回應彷彿當頭棒喝,讓我可以稍稍安靜下來去問聖靈怎麼看這件事,結果我只感覺到祂說:Just be yourself.
覺得是不要一直想跟人比較,或是擔心自己不夠好,所以渴望想成為別人,或擁有他人的生活、風格與優點。神已經給了我別人所沒有的獨特禮物,此外,我並不知道其他人生命中的難處或缺點是甚麼。如此想來,我便能跳脫大腦以直覺設置的參照點,專注在自己已付出的心力上,安心以自己的風格進行報告,還意外得到一位美麗女子的稱讚,真的很開心♡
由於篇幅的緣故,其餘兩點我們就留至下回再分享囉!也歡迎大家留言指教,或一起討論,我很需要喲!
下次見:)
1 Medvec et al. (1995). When less is more: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satisfaction among Olympic medali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603–610.
2 Clark and Oswald (1996). Satisfaction and comparison incom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1(3) 359-381.
3 Solnick and Hemenway (1997). Is more always better?: A survey on positional concern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37, 373-383.
Facebook:Chieh Kao
Instagram:chiehkao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Coursera):https://www.coursera.org/learn/the-science-of-well-being
八樓房課:https://www.8f-ren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