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女孩的話題中心❤
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
開啟IG

情緒與內觀:為你的心騰出空間

1/1

#木的DJtime 

前幾天木的選書「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不再與對錯拔河,從此擺脫地雷型人設」提到了情緒多半在什麼情境下會誘發,人又會因著認知思考而將情緒誇飾化。書中提供了許多行動化的策略,包括書寫、思考方式的調整,讓讀者能夠在生活中實際應用。

木的今天也想分享對情緒的認識與了解,拓展大家對「情緒化」的思考。

p.s.抽書活動到2/28唷!!!

📍想法誘發情緒,情緒影響想法

有沒有過一些時刻,因為對自己不滿意而引起了生氣、難過,這些情緒出現時渾身不對勁,引起各式各樣的生理反應,可能頭痛、心跳加速、流眼淚,當這些生理反應被激發,有些人可能感到宣洩後的釋然,多半的人會感受到情緒更加難受,此時一開始的想法更是浮現。

📍情緒可以當作問題來解決嗎

下意識的我們會很直覺的認為答案是:不可以,可是為什麼呢?去運個動、跟朋友聚餐,這些讓自己暫時將情緒放下的活動不正是在解決情緒的問題嗎?

📍另一種選擇:心智的「同在模式」(內觀)

說起來很學術,白話一點來說就是「覺察」,還是很學術🤣

再淺白一點就是「用心感受你此時此刻的情感」

當生氣的事件出現時,我們先不去想著如何解決與處理(當然危急情況除外),因為在那樣的狀態下,怎麼想都不會有所解的。不妨先停下來,有意識的讓自己停在生氣裡,生氣會來,生氣也會走。

當腦袋清明了,腦中的想法能慢慢有條理的整理出來。

📍小方法:內在氣壓計

如何在生活中將注意力轉回來,但又不會花太多力氣思考事件細節?這裡有一個小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正向、中性、負向

當我們接觸到外在環境,迎面而來不同的經驗時,情緒可能像驚濤駭浪襲來,也可能彷彿完全不存在卻隱隱發酵。為了幫助個人能更有覺知而不被外在環境與壓力牽著走,我們可以先定向。

  • 試著看清楚環境中的人事時地物
  • 進一步標記氣壓:是會帶給你正向感受,又或者是沒有特別的感覺,甚至有可能是負向感受。

提醒:或許會有讀者困惑什麼是正向、中性、負向,提出這個疑問的之前,我們先試著接納你的情緒就是主觀的情緒,開啟你最直覺的感官來感受。

內觀的方式有許多種,網路上也有很多資訊,木的過去在學習內觀時最常出現的疑問是:這有用嗎?在經過不斷的練習後,如同書中所說的,「這有用嗎?」這句話彷彿已經啟動了行動模式,開始在思考有效無效,感官也跟著飄忽而無法專注了。

(圖片取自:網路)

未來會再分享更多內觀的技巧,讓自己用心更靠近。

最後分享一段安靜而有力量的文字

「平靜只存在於此時此刻。等我完成這件事,然後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平靜。⋯。假如你此刻不能活在平靜當中,你將永遠也沒有辦法。假如你真心想獲得平靜,你必須現在馬上這麼做,否則它永遠只是個夢想。」-《觀照的奇蹟》

參考資料:《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按讚+分享出去,讓身邊的朋友也學習這個好東西!

#mindfulness #here and now #正念 #內觀 #平靜 #情緒化 #情緒 #生氣 #難過 #諮商 #心理學 #此時此刻 #靜心 #諮商心理師 #台北諮商 #新北諮商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圖文插畫家麗莎

大家好,我們是木的Mood,是兩位諮商心理師與插畫家的組合

如果想看更多關於心理健康、兩性、關係、生活大小事,歡迎追蹤我們唷

Facebook: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IG: @moodradio_

Popdaily: 木的

留言區
Expand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