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情緒所操控,真的是這樣嗎?

1 / 1

有讀過之前很火紅的《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人們的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但我發現阿德勒的學說中有個更有趣的部分。

 

你覺得當你生氣或不安或高興時,是你在操控這些情緒還是情緒在操縱你呢?

 

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情緒在操控著自己,因為在情緒發生的當下,我們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但真的是這樣嗎?

 

但阿德勒跟我們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我們並非被情緒操控,而是我們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支配情緒,當時看到這段話時感到很新奇,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想法。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可是究竟為什麼是我們在支配情緒呢?明明我們沒有感受到自己握有主控權,我們如何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操縱情緒呢?

阿德勒表示各種情緒背後其實暗藏著我們不知道的潛意識,而為了達成潛意識理的目的,我們會用情緒來表達自己的要求。

 

例如服務生打翻了飲料並潑到我們身上時,我們會生氣,而我們生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得到服務生的道歉,如果提高了音量,服務生或許就會對我們唯命是從,接受我們想達成的要求。

 

因此我們是使用情緒來表達要求,並且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這就是情緒的目的。所以想要瞭解或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出潛意識當中的行為背後的目的,才可能解決問題會產生一些變化。

 

情緒會隨著我們的意志出現或消失,這個意志在我們的行為裡佔了很大的部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因為我們的任何行動都是來自於目的,而目的是根源於自由意志下的選擇,如果沒有目的,我們根本無法做任何事或擁有自己的立場,先有目標我們才會行動。

 

阿德勒這麼形容:「要畫下一條線時,如果眼中沒有目標,就無法將線畫到最後。光憑慾望渴求,任何線都畫不出來。也就是說,在設定目標之前,什麼也做不了,必須事先看清前方,才有辦法向前走去。」

然而,即使在心裡有了目標,沒有決定要這麼做的意志,同樣做不出任何行動。

 

假如一個畫家要畫畫,要先有作畫的決心,要是一開始不想畫那根本連想都不會去想,還必須要有為何而畫的理由,這是目的,沒有目的的話即便其他條件都具備,畫家還是不會動手開始畫畫。

 

總歸來說,我們原本都以為自己被情緒支配,但在阿德勒的觀點中,我們才是情緒的掌控者,理解情緒背後的潛意識,我們才能解開其中的問題。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還有就是無論是情緒或任何的行為想法,都有一個目的存在,沒有目的什麼都做不了,看清前方才能向前走,儘管摸索向前,可是事實上你是能看清前方的,想要行動就必須集滿想做的決心和為何而做的目的,不然你是行動不了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歡迎留言或是私訊跟我說你想聽的主題😉📩

以下順手支持一下提筆心手的日常提煉~讓你天天有所成長!!

 

💙歡迎追蹤我看更多💙

 🎀 POPDAILY帳號追蹤給個鼓勵 👉 追起來!

🎀 FB粉專點讚鼓勵一下 👉 讚起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 Cheers酷青酷業專欄 👉 讀起來!

你的每一個支持點讚都是我持續創作分享的動力!!

 

我是提筆心手,每天寫點甚麼,讓你看點甚麼,從生活中提煉值得用心體會的觀點,幫助你生成新的思路。

更多自我成長/夢想追尋>>提筆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