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恐怖片愛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心理作用《恐怖谷理論》介紹

1 / 1

📍恐怖谷理論是什麼?
Uncanny Valley 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指出當機器人外表與人類相似程度越高,人類對它的正面情感也會增加,但在與人類極微相近時又會突然大幅下降,甚至產生厭惡、害怕等排斥情緒,這個關係曲線中的低谷後以俗名「恐怖谷」廣為流傳。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我們會對展現出人類形象的非同類產生親近感,例如機器人《瓦力》、擬人化的各種鬼怪都容易讓人覺得可愛,相反地,當它與人類相似到潛意識將之視為同類時,非人的細節會在我們心中放大進而產生不適,像是超擬真但又無法呈現細部表情的機器人、《玩具總動員》裡的嬰兒頭蜘蛛。

|怕的是外表還是心靈?|

至於恐怖谷真正的成因眾說紛紜、學術上頗具爭議性,有學者認為這是保護物種存續的機制之一,對不健全人類本能地反感以減少和他們繁衍的機率,避免疾病或惡劣基因蔓延;也有一說是相似物種讓人類產生「它是否有心智能力?」的懷疑,假如非我族類擁有和我們相等甚至更高的智能,人類就不再是唯一的支配者,因此感到深層的懼怕,此也用來解釋現代人對AI人工智慧的集體恐懼。

|你的恐怖谷獨一無二|

當然恐怖谷有深有淺、因人而異,大量整形造成的不自然就是讓眾人評價極端的例子,俗話說甲之蜜糖可能是乙之砒霜,湯瑪士小火車是著名兒童動畫,同時也是讓某些人毛骨悚然的夢魘,蠟像館、芭比娃娃、服飾店櫥窗人偶都在模糊地帶裡,像我自己不是特別敏感,但看到美髮假人(尤其是有貼假睫毛、變色片的)還是感覺毛毛的、很詭異,也歡迎各位分享自己恐怖谷最深處是什麼!

📍電影裡的恐怖谷

2001年《史瑞克》裡尚未變身的費歐娜公主,是第一個電腦動畫製作的人類主角,當時總監力求極盡逼真的超現實主義,無奈一腔熱血與技術限制對撞後偏偏落在多數人的恐怖谷上,不只動畫師抱怨自己整天像在操弄屍體、內部試映還嚇哭不少小朋友,因此我們熟悉的版本是降低擬真化(眼睛更大、皮膚更光滑)後的結果。其他著名例子如2004年的3D動畫《北極特快車》,也因為技術不夠成熟,角色們眼神空洞、肢體不協調的殭屍感;前年被瘋狂唾棄的電影《貓》中角色介於人貓之間,貓耳貓毛配若有似無的人類性徵、人臉蟑螂和人臉老鼠都讓人心生反感。

|恐怖片的黃金題材|

這個效應對恐怖片導演來說反而是天賜良機,充滿力量又不可控的恐龍、金剛本該是好題材,但它們僅僅帶來壓迫感和對死亡的懼怕,似人非人的存在更易刺激出厭惡、反胃等反應,即便小小軟軟甚至隱形的,也能把觀眾嚇得魂飛魄散。像是表情僵硬、行動不流暢的人形娃娃,鬼娃恰吉、安娜貝爾、各種腹語木偶幾乎是所有人的惡夢,連《玩具總動員4》裡的木偶小嘍囉Bensons都挺恐怖的。

|小丑、殭屍、鬼魂|

不過最可怕的,莫過於小丑、殭屍、鬼魂這些不同型態的人,與人類相似度最高、相異處也就最刺眼,想像一下假設同樣是鬼,貞子和大蜘蛛從電視裡爬出來,哪個更讓你害怕?同理,隱形蛇大概沒有《隱形人》那麼可怕。沒有電影會拍大象殭屍、猴子殭屍,因為人類僵屍的肢體殘缺、詭異行為,只要一點點就能讓人不舒服,這點在小丑、藝妓上更加體現,過飽和的色彩、永遠凝固的笑容都不合常理,明知只是妝髮,卻因為出現在人類身上而變得可怕,而《艾莉塔:戰鬥天使》中的機器人女主角,更是只靠一雙不符比例的大眼睛,就又引起恐怖谷與否的激烈論戰,各位的感受如何?生活中、電影裡又有哪些是你的恐怖谷?

喜歡 #影迷必知 系列的朋友,歡迎到IG看更多、和我交流喔!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