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是什麼阻礙妳活出真實的自己?·
選顆有感覺的晶礦,和她一起照亮渴望被妳看見的陰影。
往下滑,或直接點 我 看解析~
解讀牌卡:
Universal Waite Tarot
Divine Feather Messenger
The Herbal Tarot
白光療癒卡


好勝的習性是阻礙妳活出真實的主因。
比如妳的本意是出於在乎與關心對方,
但當對方也有自己的想法,
並與妳的觀念產生碰撞時,
妳會不自覺開始和對方辨別對錯,
試圖一較高下,
最後不但沒能表達真正想說的話,
甚至還造成誤解與傷害。
如此反覆以不同情境發生在各種關係,
一次次的心灰意冷與挫敗,
讓妳開始在關係裡退縮,
越來越害怕表達,
也因為恐懼暴露這個模式,
而推開親密,
把自己關在孤島,
甚至壓抑自身渴望,
自我催眠內在的直覺是幻想,
放棄綻放真實的本能和受愛滋養的需求。
但這個逐步建起的堡壘,
其實是為了保護妳的心碎,
害怕自己再次受傷。
而那傷痛源自過往和權威的經歷。
可能是爸媽或其他主要照顧者,又或許是師長。
當妳還在探索成長,
需要慢慢累積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與理解時,
任何上述的權威,
雖是扮演引導與陪伴的角色,
但並未有耐心,賦予「犯錯」的彈性空間。
無論大小事,他們以自我觀點為圭臬,
只要妳的言行不順他們的意,
便威嚇斥責,甚至有肢體暴力,
讓妳經驗到跟隨自己的真實感受是錯的,
還有「犯錯」是是不可饒恕的恥辱,
更表示妳不值得被愛。
經由這些經驗的累積,
讓妳的內在養成一個判官,
過度放大並檢視一切,
以此衍生出自己必須是「對」的執著。
然判官的存在是為避免觸碰過往的傷痛,
因為一旦經驗到錯誤,
努力迴避的那些感受便會即刻蜂擁而至。
不只是對自己,
內在判官也會轉往外在,
特別是自己越關愛在乎的人。
不過每個人都和妳一樣,
沒有人喜歡被監督和斥責。
妳們透由共同演出,
互相映照自己的陰影,
以衝突照亮迴避已久的傷痛。
這些經歷,不是為了要妳自我控制,
更加警惕自己鋒銳的攻擊,
而是邀請妳觸碰自身脆弱的機會。
若妳願意,
好好深入過往上述的經驗記憶,
看見那個受傷,渴望被關愛與肯定的內在小孩。
經由一次次耐心的陪伴,妳會開始感受到轉變,
因為當妳能好好善待自己,自然也會如此待人。


無知是雙面刃,
一來能讓我們願意反覆嘗試和體驗,
但若總是重複以不同情境,勾起相同感受,
那表示是妳寧可不斷讓自己受傷,
卻選擇蒙蔽自己的雙眼,拒絕看見真相。
否認對愛的需求並為己負責,是讓妳不惜自我傷害,
卻仍拒絕傾聽內在聲音並信任指引的主因。
比如過去當妳渴望被關愛的時候會發出訊號,
可能是對他人表達真實感受以此獲得傾聽,
或是靠近對方,希望能得到肢體親密的撫慰。
但當妳一次次主動表達需求,
卻經驗到忽略或被拒絕時,
因此感到挫敗,
開始認為自己對愛的需求是不好的負擔,
覺得自己不該「麻煩」他人。
如果當妳不斷經驗到自己的需求無法獲得回應,
其實並非妳的需求不對,
而是妳找錯人「要」且方式不合適,
因為外在如實反應妳內在對需求的認知與模式。
內在小孩真正需要的是妳的關愛,
但妳習慣把這個需要愛自己的責任交給他人,
以犧牲自己真實感受作為交易,
透由討好對方來交換滿足自身所需。
這個模式會讓妳認為自己很卑微,
需要委屈求全才能得到愛,
因而更加厭惡自己的真實感受與需求。
若妳願意化無知為力量,
練習為自己的情感需求負責。
一次次信任內心聲音與感受,
探索如何傾聽真實所需,
了解並實踐適合照顧自己的方式,
方能讓停滯的愛逐漸重新流動。
如此妳會開始感覺到受愛滋養,
而能建立穩定且豐沛的情感根基。
為自己紮下愛之根,
自然能繼續安然信任內在指引,
體驗真心渴望選擇的生命旅程,
並好好享受愛的耕耘與豐收。
另外,當妳學會接住自己的情感需求,亦適用於外。
可以如實辨別是對方在討愛,
故你需要轉身,讓對方為自己負責。
或是值得妳付諸關心和對方交心連結的時機。
若能將能量投注於愛的循環,而非情緒勒索,
會因保有施與受的平衡,讓妳持續徜徉於心流。


其實妳已然恢復愛的力量,卻拒絕運用,
讓自己持續沈溺在自怨自艾和無能為力。
這些感受是妳過去最想超越,
但也因為最熟悉,而成為妳的舒適圈。
因此與其觸碰對未來的恐懼,勇敢綻放真實,
妳選擇讓自己躲在過去已然不滋養自身的模式。
一直以來妳習慣將就,
明明知道妳的真實所需是A,
但會製造很多讓自己迴避的理由,
比如若是花費,錢會變少,
或試圖說服自己其實A不好。
結果不只因為需求還在,
還因為經驗到需求被否認,
而引發不滿,
刺激情緒性消費,
結果花掉本來能買A,甚至更多的錢。
最簡單能活出真實的方式即是實踐。
妳的選擇即是聚焦顯化的力量,
因此不妨正視妳的內在需求,
再次感受並確認若A是真實所需,
即便需要增加一筆支出,
但妳選擇回應,
如此能更新妳的需求和金錢迴路。
一次次發揮妳的力量,
選擇回應真實所需,
內在小孩會因感受到關愛,
而能穩健所需的安全感,
如此妳會感覺到信任,
更有信心傾聽指引並付諸行動。
經由投注心力,
接受滋養的回饋,
方能享受富足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