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甦心指引3·

1 / 1

選顆有感覺的晶礦,讓她領妳一起探索不同的啟發。

往下滑,或直接點 看解析~

解讀牌卡:
Osho Zen Tarot
Universal Waite Tarot
The Light Seer’s Tarot

A.黃磷灰石

妳一直在尋找心滿意足的感覺。
反覆將期望寄託在不同的人事物上,
鎖定目標並付諸努力。
但即便得到,卻一再浮現失落,
讓妳不經開始懷疑人生,
覺得過往一切,宛如徒勞無功。

其實妳所走過的足跡,都沒有白費。
雖然還沒全然體現真心渴望,
但眼前看不到盡頭,卻仍繼續信任,
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妳,
已然越來越靠近「終點」。

雖然在那之後,還有嶄新旅程,
所以也不算真正的終點。
但再過不久,妳一定能享有那殷切期盼的渴望。

現在我們回頭說說,那心滿意足的感覺。
妳會感到如此飢渴,是因為在妳特別需要爸媽陪伴的童年時期,
他們一直缺席,又或是即便在身邊,但總是給不到真正的需要。
長期歷經營養不足,
伴隨而來的是無限失落,讓妳覺得自己不值得受愛滋養。
但對愛的需求是本能,故然無法捨棄。
因此妳開始嘗試轉往投注於其他人事物,試圖透由付出,
甚至塑造某種人格形象,讓自己感覺被需要和有價值,
然,無論流連於多少不同的人事物之間,卻依然無法感到滿足。

另外,或許妳會發現自己特別容易被「不公平」激怒,
無論不公平的爭議點為何,
都會勾起奮力迴避的的失落與不值得被愛的感覺。

因為不清楚如何滋養與辨別真實所需,
所以只要流現眼前的人事物,
容易誤判是需要的信號,
無意識視其為救贖,以為得到即能滿足。

不過無論是坐享其成或費盡千辛萬苦得到,
一旦到手,刻意擺脫的失落依然會席捲而來。
若是得不到,也無法輕易放手,
更會湧現「不公平」的忿恨。

有發現嗎?
無論得到與否、是否感覺不公平或失落,
都仍在經歷欲求不滿。

因爲妳真正需要的不是以壓抑、否認或努力找人事物應付需求,
而是好好慢下來和自己的身心靈在一起。
當妳願意有耐心,賦予空間停留,
隱藏在其中的訊息,會因為感覺到被允許流動而開始慢慢浮現,
如此便能聽見真實的聲音,然後選擇合適的回應。

若妳願意一次次熟悉和自己相處,
即是給予自己一直以來渴望的陪伴。
妳所投注的心力雖然不會立竿見影,
但經由耕耘,必然有所獲。

就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刻,
會忽然萌生深受滋養的感動。
那表示施與受開始恢復平衡與自然流動,
也會因如實重新綻放真實的自己,
感到真切的心滿意足。

B.喜馬拉雅冰晶

妳已然經歷一段長時間與傷痛同在,無法自然敞開心的過程,
雖然為此結束很多關係,但因而迎來能深入和自己相處的時光。
一個個收回過往投注在他人身上,
期望藉此滿足對愛之需求的能量,
重新將心力聚焦在對自身的照顧。

歷經在地底紮根的厚實洗禮,
深受陰影的滋養,
拾獲豐富的養分,
終將來到含苞待放的時刻。
如同因日積月累對自己和生命的認識,
讓妳越來越熟悉滋養的真諦,
也徐徐編織與身心靈共創的和諧生活,
因此在地底下的旅程即將進入尾聲。

這個過渡期緩慢卻急不得,
因為有許多極為細膩的部分仍在轉化,
雖然看不見或不可知,
多少會令妳感到著急或不知所措。
但請信任如同一路以來,
深受地底旅程淬煉的妳總是安全的,
且即便尚未完全顯化,但已是煥然一新。

這是此段旅程的最後一步,
因為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暗,
比起過往,確實可以說是最難熬的過程,
但這是為了激發妳開始運用連回的力量。

感到匱乏,無能為力或孤立無援時,
其實不是真的沒有或不夠,
而是沒有善用當下具備的一切。
故然藉由體驗某些情境,
指引妳發揮力量。

因體會而能看見自己擁有的資源,
自然會感謝一直以來信任內在聲音的意願,
也會珍惜由此而生的耕耘,
更能好好享用由衷期盼的豐收。

若妳允許有空間更新對自己的認識,
也會在適時毫不費力,
自發釋放過往傷痛。
她們不再盤旋於心頭,
並非因為拒絕而拋棄,
是對其的體悟與謝意。

當過往陰影重現光明,
自能化為愛的力量。

C.石榴石

所有和他人的關係與歷經的發生,
都是為了映照自己已知或未知的部分。

當妳還沒油然而生體會到
「啊~原來我無法接受對方的部分其實是自己」的瞬間,
請允許自己的不理解、憤怒、悲傷、委屈......,各種當下浮現的感受流動,
因為只有當妳願意經歷與感受,而非壓抑或否認,
才能因不被抑制導致停滯,讓生命之流無法順行運轉。

若妳願意允許感受流動,
好好體會「感同身受」的過程,
無論是湍急洶湧或和緩近人,
流完了,自然會重返生命之流,
如同各個支流終會流向大海。

當妳自發意識到
看似因為不同關係和發生,積累為囚禁自己的束縛,
其實是源自自身痛苦分散於外所集成的瞬間,
妳會經歷過去所有認知的瓦解。
這個崩裂,墜落高塔的時刻,
同時也會迎來歡慶真實的妳,死而復生的慶典。

歷經過往旅程,豐富生命閱歷,
更重拾真實完整的妳,
需要釐清接續旅程的核心方向。

比如妳終於瞭然過往和他人經歷的種種衝突與分離,
是因為自己和人相處的模式,
過於自我,習慣忽視對方的感受,
只聚焦於自身需求是否被滿足。

或是以前,妳慣於匱乏的競爭模式,
認為只有一較高下,才有得到的價值。
但慢慢體會到其實還有雙贏,共享的豐盛模式。

那麼從現在開始,妳能一次次選擇,
要繼續出於自我保護的恐懼而重道覆轍,
還是有意識創造愛的體驗。

因為每個終點,也都是起點。
生命能有落實的質變,
來自每個當下持續積累的耕耘。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