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交友軟體的行為設計

1 / 1

如果說網路連結彼此,那麼交友軟體打著「線上月老幫你找到人海茫茫中的那個她/他」的標語似乎聽起來很合理。然而,交友軟體的設計反而讓人們無意識地離穩定的關係越來越遠,而每個人也在左滑右滑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事實上,人們生來便有與他人連結的渴望,這是我們的社交天性;但是,交友軟體的湧現反而帶動了「寂寞產業鏈」的發展。

從軟體內部的VIP會員到全方位的兩性課程,這背後無處不是商機,人群渴望的連結反而促成了資本進駐,而資本改變了原本的交友生態。

行為設計

市面多數交友軟體最大的行為設計在於,只需要左滑右滑即可決定是否要開啟對話,不僅貼合數位時代的人們慣用的手勢,同時也省去了不瞭解對方又怕開啟對話後踩雷的擔憂。每滑動一次就會隨機出現一個我們有可能喜歡的用戶,這個機率不會高到令人輕易掌握,也不會低到讓人灰心喪氣;於是這樣如吃角子老虎機的設計,不定期給我們多巴胺,讓失控的指尖脫離不了螢幕。然而,這行為機制背後的訴求是不把人當做人看待,似乎左滑右滑就能決定喜歡與否,這把人看得太膚淺了。

雖然的確有膚淺的用戶,但是不代表可以這麼看待所有的用戶。而我們可以這麼做,是因為交友軟體的數據很龐大,再加上它給予我們過大的權利,好比:不喜歡隨時冷處理或封鎖、聊不下去直接掛電話甚至是解除配對……這一些行為的背後都讓用戶不會真正重視眼前這個人,因為對每一個用戶來說,永遠都會有下一個。

我們經常想的只有如何使用科技,卻不常思考科技如何影響我們。「人類的大腦不是設計來分析一千多個約會檔案用的,但不過幾個小時,你就可以在腦中發展出一套方程式,把人們分門別類。」《大西洋》雜誌的資深作家費特斯(Ashley Fetters)與蒂凡妮(Kaitlyn Tiffany)寫道

「如此一來,人變得非常像商品,可以被替代與交易的商品。」

事實上,任何一種以視覺為重的交友軟體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也就是左滑右滑的速度開始越來越快。因為只需要看圖片決定喜歡與否,不需要有文字的說明之下,用戶會對於單調的內容產生疲乏,只有視覺上無限上綱的照片才能抓住用戶的注意力。這種短期大量篩選用戶,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出現,而篩選的標準則體現了每個人的自私面。用戶永遠都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但是現實並非如此,也不該如此;永遠都找到喜歡的人,就不會有摩擦的過程,但往往我們都是在摩擦的過程中才認識彼此。

所有的軟體彷彿都預設了「用戶都非常了解自己」,因此只要來下載註冊就一定能找到適合的對象,只消照自己預設的條件左滑右滑就好。但是,有一個觀念我們需要區分,也就是「知道與體驗之間的不同」,我知道我喜歡甚麼樣的對象,甚至可以列一串清單作為篩選,但不代表我能跟這樣的對象相處融洽,因為我並沒有實際的體驗,而這種感受也無法透過想像填補。「知道」是屬於客觀的大眾語言,不牽涉到個人的經驗;「體驗」則是主觀的私人語言,完全屬於個體的內在感受。

我知道夕陽很美,歷代詩詞歌賦對於夕陽的描述建構了我對於夕陽的想像,事實上,我不需要看過夕陽也能跟他人談論夕陽的美以及其所代表的意象;然而,那些都屬於外在資訊,我透過他人的經驗了解夕陽,而非直接地了解夕陽。他人之語永遠無法內化成屬於自己的體驗,而建構屬於自己對夕陽的體驗,在於親自看著夕陽在眼前從鵝黃轉為橘紅,一顆火紅的鐵球逐漸落入海平面,以及在它的身後所留下斑斕的雲霞。唯有自己體驗過後,再與談話的對象分享,有意義的對話便開始流淌,這樣的交流才具有了解彼此的重要性。正因為彼此的高度差異、觀點不同,而交織出了有溫度的對話,每個人不同的生命經驗造就眼前獨一無二的個體。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們的生活都過得太『黏稠』了,在我們與他人社交以前,最好先學著體驗生活。」

200年前的美國作家、詩人大衛.梭羅(David Thoreau)在其著作《湖濱散記》如此記錄時人的社交寫照。創造彼此生命的多樣性在於先富足自己的生活,否則過量連結只會削弱彼此的獨特性。

👉👉👉下一篇:交友市場的關係兩難|過於強調愛情的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