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剛好到大買場補貨,巧遇了好久不見的L女。她變得美麗和有自信,讓我差點認不出她。所以我當場沒有打招呼,怕認錯人,回家後,傳訊息給她「好久不見,你也變太多了吧!!。」她用一個笑臉的icon回應我。
L女,我在讀書會認識的朋友,曾是一位內向且缺乏自信的女孩。她經歷過外貌不自信而受到渣男背叛的痛苦,變得很自卑。當時,我們書友都為她感到不平,但經歷這段經歷後,她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甚至轉行從事保險業。
這樣的經歷也使得L女很少再來讀書會。即使有參與,她也會以要見客戶的理由提早離去。我們的交集在這裡中斷,之後透過她的社群媒體看到她分享許多旅遊和早起的生活點滴,還有一些勵志的語錄。
對於30歲的L女習慣了《大齡女子》一個人的生活吧,懂得享受獨處的寧靜,也學會了不再輕易相信愛情。這段獨自走過的路雖曲折,卻也讓她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她不再積極尋找另一半,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為什麼在社會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大齡女子》,她們跟L女一樣? 也許有被傷過,也許有被渣過,或是在感情遇到問題,所以選擇不相信愛情。
許多人可能已經耳熟能詳彭佳慧所演唱的《大齡女子》,一首曾榮獲金曲獎單曲最佳製作人獎的歌曲。由陳宏宇填詞、蕭煌奇作曲,並由藍心湄精彩的MV主演,這首歌無疑集結了頂尖的藝術家,為我們呈現了一件藝術佳作,同時也深刻反映了當下社會的一些面貌。
女生對於情感和生育的焦慮在26-28歲時最為明顯,然而,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對適合生育的年齡約定為25-30歲,35歲以上的《大齡女子》則被視為高齡產婦,生育風險也因此增加。然而,是否每個女性都將生育視為人生目標?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失禮先生表示)
古代的婚姻制度根植於生存需求和性別角色分工,但現代社會的女性早已具備經濟自主權。這讓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家庭角色分工是否仍然適用;以及,「生育」是否是女性唯一的生命意義。
「嫁個好丈夫、有份好歸宿」,這樣的傳統的父系社會觀念或許已不再符合現代女性的價值觀。女孩兒應該擁有定義人生的權力,而不是被婚姻生活所限制。
當女還能夠自主照顧自己,將婚姻視為人生中的一種可能而非終極目標,也許才能釋放焦慮,重新感受自我,並真正理解愛的真諦。只有放下焦慮和恐懼,愛才能得以真正存在,因為「有恐懼的地方沒有愛」。
也許《大齡女子》不一定是貶抑,她們是一群懂得如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照顧好父母的好女兒,也試著在傳統與現在觀念交錯複雜的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大齡女子,不是沒人愛,只是太懂得如何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