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麻煩你一件事嗎?
麻煩你喜歡我。
今天來到#厭世心理學
第二課->「#焦慮情緒」
你是否曾有過吃不下,
睡不著的經驗呢?
當壓力太大時,
個體容易產生焦慮心理,
導致自我認知思考受到影響,
而陷入一直「想事情」的過程。
在無數的想法中徘徊,
但因為無法決定該如何解決,
於是最終卻選擇了逃避。
但,焦慮感依舊持續著。
有人曾建議你說,
只要換個想法/轉移注意力,
就不會繼續陷入思考迴圈了啊!
但這樣很容易產生另一個問題,
也就是所謂的「白熊效應」。
#白熊效應
指個體在刻意轉移注意力下,
自我思維會在無意識的情況,
選擇開始自主監視事情/情緒。
簡單來說,就是你越不去想,就越想。
那麼應該如何減輕焦慮感呢?
1. 分辨焦慮來源
導致焦慮的原因有很多,
像是生理遺傳、認知偏誤、人際關係,
生活、家庭、愛情、工作等不同壓力。
各種情況都有可能造成短期,
甚至是長期下來的焦慮情況。
如果情況更加嚴重如焦慮症,
則需要尋求專業醫生/專家協助。
2. CAT原則
編編處在焦慮情況下時,
會選擇用C.A.T.原則來跳脫情緒。
(1)冷靜(Calm Down)
焦慮可能來自於不同壓力,
在判斷/分析壓力來源之前,
我們要先讓內心冷靜下來,
才能恢復良好的分析能力。
情緒紊亂時,
編編通常喜歡靜坐,
維持一個姿勢不動讓自己沉澱,
搭配上呼吸調節來緩解情緒。
也有人喜歡看海、聽歌、寫作,運動,
這些都會是很好的冷靜方法。
結論: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冷靜法
(2)分析(Analyze)
一般來說,
編編會將壓力來源分成兩種,
不想解決和沒辦法解決。
不想解決的事,
像老闆突然交派的工作,
老師突然多加的回家作業,
家人突然安排的任務等。
沒辦法解決的事,
像與另一半溝通沒有共識,
老闆交付自己一項大專案,
老師要求每個人的學業都要滿分等。
當一個人的事情累積太多,
然後不斷地選擇逃避當下,
那麼麻煩創造出的焦慮感便會找上門。
結論:分析究竟是什麼讓你焦慮?
(3)處理(Treat)
根據壓力來源,
我們可以思考/討論出方法,
再來進一步地面對與處理。
而該怎麼處理就要看情況了,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可能會有人問,
那轉移焦點/處理其他的事,
不是也可以減輕焦慮感嗎?
可以,但這是短暫地治標不治本。
解決問題的大原則並不是逃避問題,
而是找到問題、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3. 分享情緒
當你覺得心情不好時,
如果找不到壓力來源,
也可以嘗試把這份感受說出來。
透過朋友、家人、情人的交流,
對方也可以給你一些幫助唷。
-
如果喜歡這個主題請按💕
你的追蹤按讚分享是編編的動力
IG:https://www.instagram.com/kobepsychology
#幹話 #語錄 #撩妹 #情緒 #文字 #憂鬱 #焦慮 #負面情緒 #幹話語錄 #心情語錄 #心情 #負能量 #經典語錄 #撩妹語錄 #心理學 #愛情 #陪伴 #幹話心理學 #心理學語錄 #psychology #quotes #love #couple #depression #emotion #company #care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