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s blind 《盲婚試愛》 教我們的事
Netflix 的實境節目 Love Is Blind 《盲婚試愛》第一季剛完結,據說這是現在全美國女生都在討論的主題之一。貫穿節目的社會實驗是基於「維持長久婚姻關係的重要關鍵是『情感連結(Emotional Connection)』而非『外表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on)」,用30名單身男女測試「愛是不是盲目的?」讓這些無法用對方外在條件做評斷的男女,在四十天內愛上彼此、最後訂下終身,是否能成功?
此文不爆雷,不描述劇情。
但花一整天這整季節目看完,認為有些內容十分值得探討。
婚姻是不是完全建立於「愛」之上?
我覺得這是節目讓我思考最大的問題之一,若前提「愛是盲目的」成立,只要有情感連結、兩人相愛,就能夠步入婚姻,且因為有愛就能夠度過所有難關、一起面對挑戰。節目中在隔絕的空間中能夠自然的忽略年紀、種族、社經地位、政治傾向、甚至對事物的喜好…等等,只需要對對方有感覺、聊得來、開心即可,然而現實生活中的難題有時卻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兩人會面對家人反對、年紀太大差異所造成的收入不均、生活習慣不同、個性不合、… 太多問題,真的是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的嗎?但再反過來說,若是雙方門當戶對、條件相符,相處融洽,卻沒有濃烈的情感,這樣有辦法進入婚姻嗎?而這個「愛」又是在短短時間內建立的嗎?
如果你要在短時間內,不能看到外表的情況下和對方結婚,你會想知道什麼?
這是我看節目時想的第二個大命題。
喜歡對方、有感覺、聊得來自然是基本,但對方的經濟狀況、生活態度、家庭關係、是否有不良習慣應該也很重要。
節目中的規則是,見面後第一階段會直接進入度假生活,遠離現實,建立肢體接觸,大部分人都沈浸在甫戀愛的甜蜜當中。然而度假結束,必須回到自己的城市、回到現實生活,便會發生許多衝擊和爭執,這時兩人有沒有辦法溝通就很重要。
有的人太做自己、有的人委屈求全、有的人太悲觀、有的人太樂觀、有的人逃避不想面對、而有的人執意衝撞想得到答案,交往過程中的好壞都在幾十天內一次看清,因此經歷了這段過程,有些人選擇不同意走入婚姻,有些人則選擇勇敢向前。
從節目中少數案例中發現,年紀越小越容易勇敢,不那麼在乎其他的條件,只要愛就夠了,年紀越大越容易擔心這到底是不是個正確的決定、雙方的社經地位差距、對方的經濟條件是否能夠接受等等。
但有趣的是,年紀越大卻不代表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延伸閱讀:為什麼不該在關係中百分百的 做自己)
享受單身固然好,但想要結婚也沒有錯
這個時代的趨勢對女生何其嚴格,要女生獨立自主、同時又要女生該嫁的時候就好好嫁,噢,但同時又不能太強求,得要時時刻刻顯示自己單身過得很好,彷彿積極想要找到另一半等同於不愛自己的表現。
享受單身固然很好,但追求婚姻和家庭也沒有錯。
這是我喜歡這個節目的原因之一,節目中很多男女都很大方的表明自己想要被愛、想要踏入婚姻、建立家庭,我認為也是彰顯了另一個角度的價值觀。
當然不是要盲目的隨便找個人結婚,而是當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進入婚姻也是一種幸福。
當男人和多名女生發展 每個女生都認為自己是唯一
這個節目企劃就像是人們感情世界的縮影,現實生活中也彷彿是這樣的,男人劈腿、搞曖昧,不知道就算了,但就算知道了,女人還是普遍認為對方最愛的是自己,不管自己是正宮還是小三、還是紅粉知己中的一人。
節目中由於無法見面或接觸,倒是沒有到劈腿這麼嚴重,只是言語和情感上的發展與連結。但真實生活中,這類的男人往往從每個女人身上都取得自己想要的一點,是朋友、是紅粉知己、是懂得我笑點的女人、是可以討論事業的女人,這個也很好、那個也很好,即使知道彼此,他還是會讓每個女人都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那個。
(延伸閱讀:你不該交往的五種人,真的母湯!)
只有認識自己才是找到「真愛」的不二法門
不論是否有步上紅毯,進入婚姻,最後在一年半後一起回到節目探討這整個實驗過程,並回頭看自己在節目上表現的感受,參加節目的素人們幾乎一致認同只有認識自己、清楚了解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並敞開心胸讓對方看清自己的優缺點,也接受真正的對方,才是找到「愛」的不二法門。
雖然節目的最後還是環繞在「愛是盲目的」這個論點,但除了節目本身不只探討這個問題,我更不認為這樣一路看下來還認為愛是盲目的。因為只有真正看清一切,用最澄明的眼光認識自己和對方的內在、外在,尊重彼此做為人有各個不同面向,能夠理智的溝通而不用言語傷害對方,那才是找到並維持長久而真實的愛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