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緣分,所以我們相遇。聽孫燕姿《遇見》,期待一個與你相會的人。

1 / 1

 你是否常常納悶地想著:「何時會遇見未來的那個他 / 她?」或是等待生活中的某個人會在某個路口與你相遇,他的明眸雙眼吸引了你,而你的淺淺一笑也被他注意,於是你們碰巧有了交集。(延伸閱讀:5首曖昧歌曲給你取暖)

 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夢幻,正經地說,是有可能發生的。

 「在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繫或關係。」—來自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六度分隔理論》。

 1960 年代哈佛的社會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做了一項連鎖信實驗,發現兩個不相識的人,可以透過最多六位以內的關係人,便能產生連結,也稱作《六度分隔理論》。然而,在現今網路發達的社會,連結的關係人甚至可以縮至更少,也許你會在臉書上發現你的大學朋友,除了大學的共同朋友以外,他還認識你的高中同學。

 別再認為找不到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當我們作好準備,說不定他早在不遠處,等待與你一次眼神的接觸、給予一抹微笑的應對、開啟一場有趣的對話。

 好比孫燕姿的《遇見》所唱:「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營造出人海中的孤獨一人,會有一顆心等待與你的相會。

 鋼琴輕巧地演奏著,有種在街上左彎右拐地探索世界的意境,再透過每個斷句的時而呢喃,時而真假音轉換,多了些在路程中期待又失落的情緒感受,彷彿印證了我們在找到合適的彼此之前,總會費盡心思地猜想他會我的那個人,卻在實際認識後發現只能抿嘴略帶歉意地說聲謝謝。

 尾段的高潮,編曲秉持著克制、壓抑的態度,沒有太多的器樂堆高情緒,在重複著段落中,僅明顯地加重鋼琴的力度來附和著人聲,有如心底最深處的秘密翻起,你好比在看一位女孩的日記,上頭寫著她對愛情的嚮往,儘管經過好幾次輾轉,始終沒尋到能給她玻璃高跟鞋的那位王子,只知道他的存在依然像個謎,就像歌詞中的最後一句「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解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我遇見誰 會有怎樣的對白 / 我等的人 他在多遠的未來」「我聽見風 來自地鐵和人海 /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孫燕姿<遇見>

 愛情迷人的地方,在於它的捉摸不定,才會有那麼多人既渴望又害怕受傷害。擁有它之後有甜蜜幸福快樂,也會難過悲傷哭泣;擁有它之前,我們只能耐心等待、小心盼望,如《遇見》中寫著:「我想 我等 我期待 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

 唯有拿出最好的自己應對,一定會有人拿著愛的號碼牌等你。(文字:Justice/圖片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五首歌聽完讓彼此的心更近!不管相隔多遠,我只對你一個人動心

《戀人未滿只差一步就脫單》5首給你取暖的曖昧歌曲

你跟那個粉紅泡泡夢想中的他她,隔了一個白日夢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