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模樣真的有「理想型」?
「誒,你是我的理想型啊!」
這是近期韓劇裡的男女主角常出現主動而霸氣的告白台詞,但理想型是否就真的是你最適合的對象?當理想與現實交融之後,碰撞出來的是會是美麗的火花,還是令人爆躁的火氣呢?
而且,「理想型」到底是什麼呀~是長相?是氣質?還是個性?亦或是上述三種兼具。每當有人問我,我真的說不出個所以然。接著就會被說「你眼光太高啦、喜歡帥哥呀、太強勢不給男生發揮體貼的空間…」等等。反過來,有眼緣看得順眼、聊得來、又能互相理解不是本來就很重要的事嗎?難道你想跟下輩子無話可說,連像室友見了面都看對方覺得礙眼,還懶得溝通吵架的人長期相處嗎?
在曾經風靡一時的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完結後,我曾經想過,又青和大仁在一起真的會幸福嗎?還是他們只是習慣了互吐心聲、苦水,看過對方的不勘與狼狽也不為意;動不動一言不合大吵冷戰,又若無其事的傳個讓人會心一笑的訊息給對方,有一起長大親如家人的感覺呢?
對他們來說,不會因為一起逛個IKEA或超市就有像電影《戀夏500日》中突然湧入想共組家庭的美好想像,而是一種代入生活的日常行為,不是粉紅色的腦補泡泡。當愛情真正摻混了柴米油鹽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雙方價值觀、同理心、人生目標和財務關係間的磨合。
小時候的我,遇到喜歡的對象,總是無法正眼直視,由於心緒太過忐忑而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總是對方說、我聽,然後默默放在心裡,覺得「哇,又了解了他一些」;偶爾擔心對方看透我的心,相處時適時保持一些距離,佯裝不在意。許多年後,沒了青澀少女的衿持,和以前喜歡過的對象再相處,才了解,對方也是默默的在觀察我,揣測我的心思,但兩人都沒有坦然表現出來,一些表象呈現出的態度,反倒成為兩個互有好感,卻在莫名的心理攻防戰中無法充分評估,而錯過彼此。
已屆奔四年紀的我,談了幾場戀愛,也約會過不少對象。但說實在,自己最喜歡的約會,並不是對方訂了豪華星級餐廳、在有氣氛的知名小酒館喝著香檳、紅酒,或開著名車兜風上山看夜景的那種,甚至非常排斥男生自以為貼心,不說一聲就送宵夜到家樓下才打電話通知(那真的不是驚喜,是驚嚇)。若是話不投機,相處一分鐘都是一種對彼此的浪費和折磨。
我認為,「理想型」不適用於戀愛對象的,而應該拿來形容兩人相處的模式。愛是一眼瞬間的事,而後能不能相處則要看雙方對彼此生活細節的在意、關心與包容。我的「理想型」愛情,是那種可以一起推著購物車,花費時間一起比價選擇cp值高的同類商品,討論自己想吃的食材,喜歡的調料,提醒你不要亂買;彼此為小事爭辯,而後雙方各退一步,互相妥協;能講電話就不會以傳簡訊替代;無聊或美好的事,也想第一時間和對方分享。
「了解」、「對話」和「正面討論雙方相處的問題」才是能感情能細水長流的秘訣,即便有一天,你們之間的感情已不再是「愛情」,成了「親情」或「友情」,甚至生活上兩人分道揚鑣,還能互相理解,許久之後在路上不期而遇,一個相視而笑的眼神,就是「最理想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