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希望孩子能夠乖巧,但是乖巧的定義是什麼呢?

1 / 1


天下父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乖巧,我也曾這樣希望著。

在課程中,我常詢問許多父母,請說說看,孩子做了什麼樣的行為,會讓你覺得他很乖巧?父母們會很快的回答我:聽話、守規矩、有禮貌、不亂說話、做任何事情都會先問過父母等等。

我再問:聽誰的話?守誰的規矩?什麼樣的話是亂說?上廁所要問過父母嗎?父母也是很快的回答我,聽我的話、守我訂的規矩、沒有經過思考的話叫做亂說、上廁所當然不用問父母啦!

哈哈哈…感覺父母們覺得我的問題很奇怪,回答到最後總是開始有些不耐煩呢~是啊!這些問題還要問嗎?乖巧就是這樣啊!哪有那麼多疑問。

這樣的提問,我僅僅想呈現出我們希望的乖巧,真的是乖巧嗎?充其量只是要孩子聽從我們的指令,遵守我們訂下的規矩,說我們認為可以說的話而已。這些問題也許是不需要問,但認真想想,我們真的希望養出這樣乖巧的孩子嗎?

聽話、守規矩、不亂說話,是一種習慣

想想看,在朋友群中有沒有某個人,總是聽著大家說而不太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是不是很和善的跟著大夥一起,沒有太多的意見?他總是最配合的那個人?是不是讓大家都很喜歡找他一起,但是不會問他的意見,因為他總是沒有意見? 如果我說,這是一個乖巧的人,我猜,大家應該不會反駁我吧!當然,這部分還可以延伸討論,這樣的人是不是真的沒有意見,還是只希望不破壞大家的和樂而不表達意見。這時就不展開了,因為我們想談的主題是”乖巧”。

接著,如果這就是乖巧,父母們,你還想要你的孩子乖巧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聽話、守規矩、不亂說話,是一種習慣!從小乖巧的聽從父母的話,交朋友時會聽朋友的話,在學校也會聽從老師的話,出社會之後更會聽從長官或是老闆的話,結婚時會聽另一半的話,總之,他習慣聽話。守規矩、不亂說話亦同。

當這些都成為習慣之後,無論對方是誰,總是習慣的聽從遵守沒有異議。如果身邊都是一些可以幫助他更好的人,那麼這樣的習慣就沒有問題。但若是身邊出現了一些行為稍有偏差或是跟社會主流觀不同的人呢?孩子若也是習慣的聽從遵守,這樣是我們願意的嗎?

現在,要請父母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為何我們會希望有個乖巧的孩子呢?是不是因為乖巧的孩子,所有行為是可預知的,是可掌握的。我們不用擔心會有突發狀況產生,不用為了那些突如其來的狀況收拾善後,所以,乖巧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們並不是因為乖巧的行為,可以為孩子帶來什麼益處,只是單純的想要減少我們的困擾。所以這僅能稱之為乖。

我們所養成的乖,也許正是讓他們無法高飛的束縛

但反過來,以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也許我們所養成的乖,正是讓他們無法高飛的束縛。

因為,在出社會之後,並沒有哪個人的話是最正確的,也沒有哪個人的規矩就是規矩,許多時候需要作出判斷,決定哪個人的話可以聽從,了解哪些規矩是需要經過討論加以修正的,知道在哪些時候必須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而不是悶不作聲的被動配合。而這些,都不是從乖巧中就可以養成的能力。

巧,是指思辨,就是用台語發音的”聰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果孩子的聽從、守規矩、不亂言,是經過思考過的行為,那就是所謂的乖巧。

當孩子經過思辨,就能透過自己的分析來決定自己要聽從哪個人說的話,就能判斷哪些規矩是符合社會需求而設定的,就能整理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並且說出來。

乖,是因為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該做哪些行為,不是因為他人的要求,而這樣的乖,背後需要有巧(思考)的過程。這樣的乖巧,便是符合未來世代所需要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