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婚姻諮詢]讓「我訊息⸥在伴侶/親子/長輩暢行無阻
溝通不是說了就會通,當雙方訊息不完整時,換來的可能是無止盡的誤解與爭吵。要怎麼說才說的清楚,才能讓對方完全理解,其實並不難!透過「我訊息⸥出發,表達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而不是用氣話去偽裝出自己的擔心與關心。一句話可以讓人哭,也可以讓人笑,有時候也會成為一段關係的劊子手,無論在伴侶、親子以及長輩的關係中,我們都該做到的是,學會運用「我訊息⸥的說話技巧,溫柔且堅定地讓對方穩穩地收到你的訊息。
伴侶篇:表達愛意並不難
有時候要說出短短「我愛你」這三個字,就像要了命似的,明明很愛對方,卻是用傷人的字眼不斷地攻擊對方,而這樣對方真的會感受到你心中對他/她的愛嗎?我們換位思考一下,當你接收到這些負面的訊息的時候,心裡會有什麼想法?可能是厭惡?可能是受傷?而這是你期待對方感受到的狀態嗎?
伴侶之間在運用「我訊息⸥溝通的同時,要做到三個「不要」:
1.不要退避:不要逃避衝突,也不要有過於高的警戒心,這些都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對方感覺到更不安、更無力,更想逃開你的身邊。如果衝突當下無法溝通,可以先說好給彼此多少時間去思考,說明自己的難處,但一定要履行約定好的時間!
2.不要負面回應:衝突發生的當下,通常說出的氣話都帶著針、帶著刺,可能會有譏諷、挑釁、輕蔑等,反而造成彼此更多的誤會與矛盾,而自己或是對方也可能都會因此而更受傷。而且,通常人都是將最負面的那段話,牢牢地記在心裡,就得需要更多時間來彌補和解開誤會。
3.不要一直傳遞負面情緒:當自己意識到自己正處在情緒較激烈的當下,盡可能讓彼此先冷靜下來,不要再用負面的情緒去攻擊。先低頭的人不一定就是他/她犯錯,而是希望可以先讓彼此情緒緩和下來,而道歉或許是一種選擇,也是勇於承認和承擔責任的表現。
親子篇:給予彼此所需要的
很多家長在脫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都誤會「我訊息」的真正含意。真正的「我訊息」並非只是說出不高興或是看不順眼的這種表層的情緒發洩,而是更深層的內心感受,可以把剛剛那句話修飾成:
讓孩子願意傾聽的說話術,就是尊重孩子,且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你擺在第一位!
如果能讓孩子產生安心與信賴,他們才會對我們說的話感興趣,才會降下心中的那道高牆,聽聽我們怎麼說。為了讓孩子願意坐下來傾聽,絕不可用強迫的方式,也不是直接地要求他們要如何改變,一切都是看我們自己怎麼說、怎麼應對,最重要的是,這是不是他們所需要的?我們經常都會犯同樣的錯誤,給她們我們認為的必需品,卻忘了孩子也是個獨立個體,想法都跟我們不同。我們需要的是他們的尊重,而他們需要的也是尊重,更需要被聆聽!
長輩篇: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近期熱播的台劇-俗女養成記2,陳嘉玲搬進大家口中的鬼屋,爸媽擔心嘉玲新家用的不妥當,請了風水師幫忙破解,又幫忙添置家裡的沙發家具等,母女爭執不下,陳嘉玲情緒一來便說出:
丟下這句話後,便獨自負氣離開...。
其實,我們都不想傷害我們最親近的家人,卻在不自覺中脫口而出,此時的我們,更應該要認清一件事:說話者與聽話者並非對立關係,而且經常轉換身分!我們有時候是說話者,有時候是聽話者。因此,照理說,每個人講話時應該都能理解聽話者的心情。如果能理解長輩(聽話者)的心情,就能輕鬆跨過誤會。可是,人只要成了「說話者」,就會忘記聽話者的心情。而我們可以學習的是,從長輩(聽話者)的角度出發,表達出正確的「我訊息」,也可以完整地對他/她表達你真正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