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與「責罵」,到底對於教育有沒有效? 阿德勒心理學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1 / 1

現在教育體系提倡「愛的教育」,也就是不再體罰。

對於很多從打罵教育體制過來的家長、老師非常不能認同,覺得做錯事的孩子就應該要打罵。

但是,打、罵甚至表揚,就真的對於教育有效嗎? 

今天要來整理《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中,哲學家利用阿德勒心理學來分析,【賞罰】與【責罵】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對孩子有效?

如果還沒看過脫序行為五步驟的讀者,建議先到我的上一篇瀏覽孩子進入脫序行為的五個步驟分別是哪一些 → 傳送門

「懲罰」就能讓罪過消失嗎? 

首先,要先了解,脫序行為的重點和目的都是源自於「歸屬感」,也就是希望在群體中有特別的存在。

而「責罵」、「懲罰」的效果僅限於當下而已,事實上,責罵這個手段在教育上沒有效果的

如果有效的話,為何教育者/家長「總是」在教訓自己的孩子?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阿德勒心理學點出,其實「責罵」也是脫序行為中的一環,因為自己做了「足以被責罵的事情」,所以責罵、懲罰其實也導致孩子出現英雄般的成就感。

攝影師:Monstera,連結:Pexels

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反對責罵?

我們先來理解溝通的目的為何? 溝通的目的是要達到雙方意見一致,只有當傳達的內容獲得對方理解,並且達成一定的協議、共識,溝通才具有意義

否則,都只能叫做「傳達」。

而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一方感到厭煩,或是認為在爭辯中毫無勝算的人,就會使用暴力,畢竟暴力的成本最低,也是最輕鬆、省事的溝通方式。

而利用暴力的溝通手段,就可以讓對方屈服。

但這其實是一種人類過於不成熟的表現,另一方的潛意識也會發現到使用暴力溝通的一方是極為不成熟,也因此不會尊敬對方,只會招來輕蔑。

生氣和責罵

阿德勒心理學表示: 生氣和責罵的意義是相同的。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常見的暴力式溝通有幾個: 拍桌叫罵、大哭大鬧、扯嗓門吼叫等。

而責罵的目的,是因為懶得跟另一方溝通,想盡快讓對方屈服的一種不成熟方式。

但是教育者的職責是「諮商」,並不是審判他人。

所以當對方做錯事情,不是打罵,而是教育他。

對於這部分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賞罰」

攝影師:RODNAE Productions,連結:Pexels

阿德勒: 「憤怒,是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情緒。」

孩子的未成年狀態,其實是大人一手造成的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人類之所以處於未成年狀態,並非因為欠缺理性,而是因為不仰賴他人的指示就無法擁有運用自己理性的決心與勇氣。也就是說,人類要為自己停留於未成年狀態負起責任。」

這裡的未成年狀態,指的是沒有達到真正自立的狀態。

在之後的文章,也會跟各位解釋何謂「自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而我們仰賴他人的指示其實是相對輕鬆的,因為可以不用思考,也不必為自己的行為或言語負責。

大人們傾向於讓孩子處於「未成年」狀態,為的是讓他們一直在自己的支配底下,說到底,是因為大人一方面是害怕孩子脫離的未成年狀態,會和大人站在對立面,另一方面,則是害怕被追究責任。

其實一切為的是自己的明哲保身。

這些話對於大人來說是非常刺耳的,但是請您細想,如果您一直讓孩子處於不自立的狀態,一直在幫孩子做決定,最後孩子會因為迎合您的期望而活,活出了您想要的樣子,但卻不是孩子真正的樣子。

自己的人生,不應該由自己選擇嗎?

所以,站在領導者/教育者的角度,必須時常以「自立」為目標,必須謹慎小心不讓對方處於「依賴」、「不負責任」的狀態。

如果是真心對孩子尊敬,就應該讓孩子決定自己的一切,即便做出錯誤的選擇,本質意義上負責的只有他本人而已。

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一直強調的「課題分離」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攝影師:Alexandr Podvalny,連結:Pexels

哈囉讀者你好,

下一篇會和大家分享阿德勒心理學中對於【幸福】和【尊敬】的定義與做法。

也感謝你持續的關注我的文章,若是你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請不要吝嗇的幫我按個讚

若是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身邊的人有幫助,也請你幫我分享給那位需要你幫助的親友

若是你喜歡我的文字,也很歡迎你持續追蹤我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有想要跟我分享的,或是希望我可以更好的地方,也歡迎你在底下留言。

我們下一篇再見 Ciao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