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傷了,不需要逼自己去理解父母|父母畸形的愛有哪幾種?
最深刻的傷痕,往往來自最親近的家人。我從以前就覺得家庭裡的言語霸凌是比曖昧還讓人受盡委屈的事情因為找不到證據。家暴可以驗傷,家庭言語暴力要如何驗傷呢?我們的社會忽視家庭中的言語暴力,但這卻影響許多人的身心。今天我們來聊關於「你受傷了,卻還要去理解父母」這件事情,我搜集了坊間幾種要你去理解父母的觀點,大家可以聽聽看我的想法,或許也能幫你解套你的困境。
本集podcast收聽:https://apple.co/3zzamvH
父母老了無法改變
有一種說法是:你的爸媽已經老了,他們的觀念沒辦法改了,你只能改變你的想法去包容體諒他們。我聽說過父母已經在這些觀念下活了40年了,很難改了,然後過了10年家庭問題仍在,這時又有人會説你的爸媽已經用這些觀念生活了50年,改不了了。然後再過了10年20年,他們到了60歲70歲.....永遠都有一個藉口是,他們改不了了。那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最適合改變的時候呢?彷彿我們一出生,父母就改不了?不用期待他們改變了?這合理嗎?
不是有句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嗎?所以那些説他們無法改變的人,是不是也意味著他們不用再學習了?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一種父母他們基本上是停止成長的,甚至是抗拒長大。彷彿生了小孩之後,長大是小孩的事情,父母就可以不用長大,父母的心靈都還停留在青年時期,並不想繼續成長,成為一個成熟的人。特別反應在「溝通」上,他們沒有要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
我看過一個長輩,在商場上叱吒風雲,高階業務主管做到退休,你說他不會溝通,他肯定不承認,因為當業務最重要的就是與客戶溝通、與老闆溝通、與下屬溝通。但是他對家人的溝通非常糟糕,只會用罵的、用命令的,也鮮少去傾聽對方的聲音。我覺得他在工作上的表現與其說是溝通,更像是說服,在工作上可以讓它締造很棒的成就,可是在家庭裡你靠說服是無法跟家人交流的。
說服是我要你買單照做,本身就沒有要雙向交流了,說服也意味著我是對的,所以我想要你聽我的。溝通是互相的,是我聽聽你的想法,我不一定是對的,沒有標準答案,但我們可以說出來討論看看。兩種心態截然不同,達成的效果也不一樣。
而這個長輩從頭到尾都覺得他自己很會「溝通」,不需要學習。而且跟子女之間並不需要花什麼心力去了解對方,只要達到他想要的結果就好,讓孩子聽話照做就好,孩子在想什麼根本不重要。我相信很多人的父母可能也和這位長輩一樣,可能會想花心思去想怎麼跟老闆溝通,跟客戶溝通,卻不願意花心思跟子女溝通,這樣對嗎?學習,從來不是能力問題,是意願問題。
很多長者面對新的事物一開始的態度就是「這個我不會」,但其實阻擋自己的不是技術太難,而是自己先認輸了。如果你沒有意願想把這件事情學會,那麼你當然不會。當父母這件事情跟溝通一樣,是一輩子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我一直都覺得傳統家庭彷彿是皇權帝國一樣,父母好像是一種「皇族權貴」,一旦當上了父母就有特權:
- 永遠不會錯的特權,誰敢說父母錯?那是愛不是錯!
- 永遠受子女尊敬,子女不可以對父母不敬!
- 永遠不能被指責,就算做錯也不可以被子女指責!
- 永遠都可以愛為名,因為有一句話叫做「父母都是愛小孩的」
所以原本也是被壓迫的子女,一旦自己生了小孩,彷彿登基為王一樣,從此在家庭王國裡,沒人敢說他們錯,大家都必須尊敬國王和王后,其實大家就是這個王國的子民,果真的是臣民如子,子如臣民啊~我們在社會裡追求政府要愛民如子,這是民主的象徵。但民主從不存在於家庭裡,在家庭中是愛子如民,我對小孩的愛就是把他當老百姓,而父母為王,王,何須改變?
他們已經盡力去愛你了
以前我覺得這個說法似乎有道理,過去我也曾看過不少關於跟上一代溝通的講座、書籍,他們都說「父母已經用他們會的方式來愛你」。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無意識的,而不可否認的是,有些父母是刻意的。在一些探索自己或心靈諮商的過程中,為了跟過去和解,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用「父母當時已經盡力做出他們最好的選擇」這個角度來釋懷,但並不代表這適用於所有的家庭。
因為有些家庭的父母真的就是只在乎自己,沒在管小孩會不會受傷的,有些遭受家暴、言語暴力對待的小孩,在這種惡意傷害孩子的情況下,到底要怎麼去理解父母這是一種「拙劣的愛」?這是愛嗎?
我先說喔,如果你的父母不是我講的那樣,那真的很棒!你有一個真心愛你的父母,我很替你開心~
但不是人人都這麼幸運的,真的有些父母是用畸形的愛去控制子女,這些家長真的了解什麼是愛嗎?既然要說他們已經盡力去愛你了,那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愛吧!我個人認為愛是建立在尊重與信任之上,並同時具有同理心和包容力的無私付出。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人之間的愛,不只親子,兩性亦如此。那些所謂盡力去愛的長輩,他們的愛都長什麼樣子呢?
我打你是因為恨鐵不成鋼?
你為什麼要恨?你有問過鐵想不想成鋼嗎?你看不出鐵有鐵的優點嗎?你知道這個世界沒有鐵會怎樣嗎?
所以不要再說恨鐵不成鋼了,這只是你自己一廂情願而已。
打是情罵是愛?
這句話是格雷說的嗎?!華人文化的陋習就是這樣來的啦!為什麼愛不能好好表達,要用打罵的?用心良苦就不能好好的溝通嗎?打就是打,罵就是罵,跟情愛綁在一起,你會讓我以為在看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打罵留下的只有傷害,你真的想表達對子女的愛,就請真誠地說出來,不需要動手動腳的。
今日你討厭我明日你會感謝我
你來自未來嗎?你怎麼知道明日我會怎樣想?我覺得畸形的愛都有一種特徵,就是自認為「我是為你好」才這樣做的,
🎶可是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好是什麼好?🎵
孩子知道這是為他好嗎?孩子覺得這是他想要的好嗎?如果你為了他好,他幹嘛討厭你?你為什麼非得用讓他討厭的方法不可?停止你的自以為是,做出讓人討厭的事情,還說明日你會感謝我,哪來的自信啊!
我寧可你現在討厭我也不要你將來怨我
歐!這句話的問題在於父母害怕背黑鍋!意思就是:孩子,將來你出什麼問題不要怪我唷!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所以對子女過度管教,已經沒有在管子女的感受了,只希望未來不要扛責就是了~
但是,為什麼你要替子女扛責任呢?子女的未來如果有什麼狀況,那是他們自己要去面對的,他們的人生就是他們自己負責,你因為太害怕扛責任結果超前部署把子女操個半死,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對立,何必自找麻煩呢?
也許會這樣想的人,都被「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綁架了吧!
其實,把責任還給孩子吧!很多親子之間的問題都出在父母太喜歡負責任,把孩子的人生當自己的功課來寫,然後就產生一堆焦慮,怕孩子長大壞掉,未來的路歪掉,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以防萬一,颱風來都沒這麼認真防範!然後那些以防萬一的準備就一次次扼殺小孩的自我成長。以上就是幾種畸形的愛產生的對話,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固定信念:恐懼。
父母內心存在各種恐懼,恐懼孩子無法存活於世界上,所以不斷地要孩子變強,恐懼孩子怨恨自己、怕自己沒教好孩子會被指責……等。那些說「父母已經盡力在愛你」的人,這話或許對了一半,但是「父母對於愛的理解」仍有很大的誤會。愛,並不是我希望你完美,而是你本來就很完美。
周杰倫和葉惠美
小時候周杰倫的媽媽(葉惠美女士)對他很嚴格,周杰倫也覺得心生埋怨,但是長大後才發現要感謝媽媽當時對自己的嚴苛,讓自己可以成為華人音樂天王。這個故事會不會讓人以為對待小孩嚴苛是對的?就是你現在討厭我以後會感謝我這種論點。可是大家仔細思考,這是因為周杰倫自己對彈鋼琴是很喜歡的,鋼琴並不是葉惠美塞給他的,葉惠美因為孩子喜歡彈鋼琴又有天份,不顧老公反對,自己花錢買了一台鋼琴給周杰倫,這位母親是順著孩子的興趣,提供他練琴的環境,再嚴格督促周杰倫精進自己的琴藝不能偷懶,這一切的起源是因為周杰倫喜歡彈鋼琴!
可是很多父母把焦點放在我用我的想法對小孩嚴格是正確的,這本質上不一樣啊!很多家長以為要讓孩子學會毅力堅持不放棄,就是不能讓孩子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乍看之下合理,可是這件事情孩子自己的在乎程度如何?他真的想要這些結果嗎?他對於自己追逐的理想有承諾嗎?如果孩子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何要這麼做,你一直逼他不要放棄,這是為何?
他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我要堅持啊~只因為媽媽不讓我放棄,所以我只能被迫繼續前進?如果這件事情不是孩子想要做的,那麼堅持的意義在哪裡?
所以面對以上那些要你理解你父母的話,真的不用勉強自己相信。你可以理解他們,但不必全部都接受。面對那些在你身上心裡留下的傷痛,不需要勉強自己放下,等你想放下的時候,自然就會放下。在那之前,你有權恨他們。這樣講好像我在鼓勵仇恨,不是,我只是想告訴大家,你可以對父母生氣,這是ok的!家庭裡要操作的是人性,不是倫理。父母傷害你,你會生氣難過怨恨是正常的,不需要一邊難過一邊還自責自己不孝,先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才有辦法去看清接下來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