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 x 英文繪本|Pop Out & Play 系列。醫生看診+廚師烘培遊戲書
結合拼圖和繪本的「Pop Out & Play」系列 2020 年推出的兩個主題--Doctor's Kit(醫生看診)、Cook's Baking Set(廚師烘培),都與職業認識相關。親子共讀的同時,也可以玩角色扮演。
--
忻日子.分類標籤 ➡ #共讀x英文繪本
關於 Imgaine That
英國的 Imagine That 獨立出版社,這幾年在臺灣童書圈很受喜愛。
1998 年以 Top That 名字成立,2018 年重新整合為 Imagine That 出版事業,包含 Imagine That、Top That、Willow Tree 三個品牌。
Imagine That 以孩子的閱讀旅程出發,規劃有 Magic Water Colouring、Touch, Feel, Explore、Magic Torch、Sticker Play、Pop Out & Play 等系列。
Top That 著重手作相關的書籍和組合包,Willow Tree 的主角是圖畫故事和長篇小說。
是拼圖遊戲也是角色扮演
「Pop Out & Play」系列目前有 4 個主題,2019 年出版的 Builder's Tool Kit(#建築工具)、Shopping List(#採買清單)紀錄在這裡,2020 年最新的 Doctor's Kit(#醫生看診)、Cook's Baking Set(#廚師烘培)是這次要記錄的。
每個主題各有 5 個場景,並設計「配對 vs 拼放」小機關,幼兒透過動手操作的方式,邊玩邊 #建立圖像概念、#增加字詞語彙。
形狀拼圖的設計,孩子的眼睛找到與繪本配對的單片後,小手必須喬好位置才能正確拼放。
Pop Out & Play 系列-2020 醫生看診+廚師烘培
「Pop Out & Play」系列 2020 年的 Doctor's Kit(#醫生看診)、Cook's Baking Set(#廚師烘培)主題,都與 #職業認識 相關。
到醫院診所檢查身體、接種疫苗,或到餐廳烘培坊吃東西、買麵包,醫生和廚師兩個職業,皆在孩子生活經驗範圍,很可以玩 #角色扮演。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f3c9e7e4-9bb7-4882-b5d7-6dda4b3a5e53.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f3c9e7e4-9bb7-4882-b5d7-6dda4b3a5e53.jpeg)
Pop Out & Play: Doctor's Kit
2020 年新推出的主題之一是 Doctor's Kit,#醫生看診 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呢?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4edb6049-bd38-48db-b495-d980171378f1.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4edb6049-bd38-48db-b495-d980171378f1.jpeg)
拼圖書有 5 個跨頁,介紹了 6 樣 #醫生看診常見的器材,各搭配一句簡單描述,加上器材使用時的 #擬聲字 或 #動作詞。
遊戲的同時,孩子也對看醫生可能發生的事情,比較不陌生、不抗拒。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95df471c-c880-443c-99f2-df6e6752197f.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95df471c-c880-443c-99f2-df6e6752197f.jpeg)
第一個登場的是 stethoscope。
醫生拿 #聽診器 聽心跳,測到 be-boom, be-boom 的聲音。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5e96872d-c543-4c18-b544-09cb2e39414d.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5e96872d-c543-4c18-b544-09cb2e39414d.jpeg)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01161030-0566-410e-8727-341448c46114.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01161030-0566-410e-8727-341448c46114.jpeg)
接著是 thermometer。
醫生拿 #溫度計 量體溫,發出 beep, beep, beep 聲音。
然後是 syringe。
醫生拿 #注射筒(和藥劑)幫我打針,並說我很勇敢、好棒。
還有 otoscope(#耳鏡 比較艱澀)。
醫生拿一個特別的工具檢查耳朵,感覺有點癢,看(look)、看、再看。
最後是 pump。
醫生拿 #特殊幫浦 量血壓,充氣 pump, pump, pump。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675e3bab-89fb-4090-a353-45ffe1f54c47.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675e3bab-89fb-4090-a353-45ffe1f54c47.jpeg)
Pop Out & Play: Cook's Baking Set
2020 年新推出的主題之二是 Cook's Baking Set,#廚師烘培 的時候需要哪些器具呢?製作甜點的步驟又是什麼呢?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70c8877a-ee32-4c5b-b8e6-f5dc639034b5.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70c8877a-ee32-4c5b-b8e6-f5dc639034b5.jpeg)
拼圖書一樣有 5 個跨頁,介紹了 11 樣 #烘培所需的器具,而搭配的簡單描述,也說明了製作糕點的部分過程,以及器具使用時的 #擬聲字 或 #動作詞。
遊戲的同時,孩子也「完成」了烘培的準備工作。
*故事並沒有講到後面放進烤箱、蛋糕出爐這些部分,有點小小殘念。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28fd864e-f493-4127-99f1-a15726f459c8.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28fd864e-f493-4127-99f1-a15726f459c8.jpeg)
烘培師傅好忙碌,首先要拿 #計重秤(scale)量麵粉。
調整的聲音 tip, tip, tip。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b3a4124f-0e85-4bc5-8457-0b1548fb8f83.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b3a4124f-0e85-4bc5-8457-0b1548fb8f83.jpeg)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b118409a-cf12-49a9-8f47-448852735a73.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b118409a-cf12-49a9-8f47-448852735a73.jpeg)
接著把所有 #食材(ingredients)放進大碗(bowl)混合均勻。
#攪拌(stir)、攪拌、再攪拌。
還要用力打發 #鮮奶油(cream),直到它輕滑(light)、蓬鬆(fluffy)。
#揮動(whisk)、揮動、再揮動。
然後是揉 #麵團(pastry)。
用 #桿麵棍(rolling pin)壓平,滾(roll)、滾、再滾。
再把 #蛋糕預拌粉(cake mix)刮入模具(case)裡。
弄得到處都是但有趣好玩,#刮(scrape)、刮、再刮。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9bc53c84-a70d-4945-9a02-15118f135a46.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9bc53c84-a70d-4945-9a02-15118f135a46.jpeg)
親子玩讀 x 小書蟲
大概是八個月左右開始,帶Z去看醫生,只要檢查身體就大哭,倒是打預防針比較鎮定。
後來不時拿出 Doctor's Kit 裡的形狀拼圖和他玩聽心跳、看耳朵遊戲,讓他習慣這些流程。
再去看診的時候,配合醫生動作,說「像我們在家那樣啊」,發現他就沒那麼抗拒了。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5bf00cb3-a559-4068-aac9-9f084d11857d.jpeg?resize-w=100&resize-h=133&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5bf00cb3-a559-4068-aac9-9f084d11857d.jpeg)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011e06f0-9a89-45e0-918d-a62981cfff0f.jpeg?resize-w=100&resize-h=133&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011e06f0-9a89-45e0-918d-a62981cfff0f.jpeg)
1y5m 的Z,配對(記憶)的能力愈來愈好。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6c2806a5-7cbd-4277-b51f-e174f5f240b0.jpeg?resize-w=100&resize-h=133&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6c2806a5-7cbd-4277-b51f-e174f5f240b0.jpeg)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2ff3e5df-b564-485b-8835-f982c2e24c57.jpeg?resize-w=100&resize-h=133&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2ff3e5df-b564-485b-8835-f982c2e24c57.jpeg)
「Pop Out & Play」系列 2019 & 2020 出版的 4 個主題,最喜歡哪一本呢?
![](https://www.popdaily.com.tw/shaper/u/202110/abc8a0ea-186d-4363-9999-3bbca5bdb397.jpeg?resize-w=100&resize-h=75&quality=1)
![](https://static.popdaily.com.tw/u/202110/abc8a0ea-186d-4363-9999-3bbca5bdb397.jpeg)
繪本老師小筆記
形狀拼圖只有 2D,不比 3D 的實際物品,但「紙上玩兵」的遊戲過程,也能夠激發不同想像。
直到未來的某天,親子一起揉麵團、玩烘培,或在萬聖節扮醫病、求救治,過去玩讀的養分,都會有更多的創意發想。
(以下在建築工具+採買清單主題寫過,同步記錄。)
從一歲前的小肌肉發展,到一歲後的手眼協調刺激,和觀察力、專注力養成,
拼圖遊戲書的適合年齡可以拉到四、五歲。
對還無法很好控制小手的半獸人來說,每一次玩讀,都是模仿學習。
不明白各物件是什麼沒關係,這些過程都是學習力的點滴累積。
與兩歲以上的幼兒玩讀,可以先讓孩子把圖片都拆取出來(從兩個跨頁開始),再跟著故事內容一一拼放回去。
跳頁進行也沒問題。
到四、五歲的小童,還能「混書」玩機智問答。
把所有的工具、食物拼圖都拆取出來,關主提問,參賽者搶答,是有趣的腦力激盪、創意表現,更是美好的親子互動。
也可以玩「Where's ...?」尋寶遊戲。
同個物品(例如:syringe、scales),或許重複出現在不同頁面,都能找出來嗎?考驗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