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母親就該無私奉獻?女人就該為母則強?

1 / 1

有人質疑李靚蕾這麼做,是不是拿傷害孩子當代價?畢竟要三個孩子看爸媽互撕,媽媽毀了爸爸,是否對孩子心裡造成陰影?離婚已經對孩子很傷了,父母對立報復難道不會二度傷害嗎?最終,李靚蕾也向社會呼籲:別拿孩子對我道德綁架

「母親真偉大,犧牲奉獻為了家」本來是句讚美的話,對女人在家庭的付出做出肯定。可是當這句話成為逼迫女人放棄自我追求的時候,女人不該被「無私」的標籤綁架。是妳可以選擇要不要犧牲奉獻,選擇要不要堅強,而不是被迫就該如此。社會對女人的最終期待就是成為「無私的母親」,母親要替整個家庭奉獻,意味著家裡所有人的需求都比母親的需求重要。

女人為了煮大家喜歡吃的菜,自己想吃的只能躲起來一個人的時候再吃,例如陳嘉玲的阿嬤。許多主婦管理丈夫收入,只敢花在家人身上,不敢花在自己,不然會被說「貪財拜金浪費錢」。

想要外出上課充實自己,會被說「孩子需要母親陪伴」(爸爸是死了嗎?)

想要在職場上打拼,會被說「工作比孩子重要嗎?」(爸爸去工作就好棒棒?)看看那些請育嬰假暫離職場的都是誰?

想要離開遍體鱗傷的婚姻,會被說「妳只顧自己不顧孩子會受傷」

「女人不可以追求自我!不然小孩會受傷。」這個世界彷彿每天都在對媽媽們吼叫。所以很多女人在孩子和自我之間,往往選擇放棄追求自己,以孩子為優先,因為卸下母親的角色,女人追求自我就會被貼上「自私」的標籤。

但壓抑自己需求,放棄自我追求,雖然媽媽嘴巴不說,但寶寶是感受得到的。何況有些媽媽整天把對自己的犧牲掛在嘴上,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虧欠感」,覺得媽媽過得苦都是因為我,父母自己要身心都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任何一方的壓抑和壓迫,其實都是危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完美的父母,而是來自身心健全完整的父母。如果爸媽為了維護和諧婚姻的假象,而讓自己身心壓抑扭曲,孩子也會感到不安和疏離。

李靚蕾是一個很好的社會示範,向社會坦誠揭露自己的她並不完美,她過去一味的容忍也很犯傻,但是她覺醒了,她如果繼續容忍,對孩子和自己都是更大的傷害。所以李靚蕾選擇勇敢表達自己,替自己爭取,但目的不是仇恨與報復,這讓大家覺得她很強大,因為一個內心坦然無懼的人,未來才能守護孩子的心靈。

傷痛無法避免,但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面對

一個家庭的破碎,受傷的不只是孩子,離婚沒有不傷的,正如人生也沒有不傷的。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爸媽「太害怕讓孩子受傷」。成長無不伴隨痛苦,父母無法替孩子避免人生中的傷痛,但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面對。離婚是家庭格式破裂,但家庭關係不一定得跟著破裂。當家庭因為離婚而分解,父母分居,孩子只能選一邊同住,其實孩子也在看爸媽怎麼面對人生的困難,如何穿越與接納,父母若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就是給孩子最棒的養分。

孩子需要學習如何接納人生的不完美,接納父母的不完美,進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是對孩子來說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教育。任何歷程並非只帶來傷害,禍福相依,轉念看到的或許是更棒的禮物。女人,你得先成為完整的自己,才有力量成為別人的母親,如果你迷失了自己,孩子看見你的委屈和淚水,並不會比較正向。當女人正視自己的需求,敢替自己爭取,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堅強和力量。  

#女人心事#重男輕女#女性成長#道德綁架#情緒勒索

FB粉絲頁《單身媽咪金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