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愛,不要礙!

1 / 1

我們的愛為孩子圍起舒適圈,也築起讓孩子無法面對挑戰的高牆

“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無不希望傾自己所有,來為孩子鋪陳一路平順的康莊大道,只要感覺到孩子有受到傷害的危險時,就會立刻伸出手來為孩子遮擋。恨不得能夠為孩子築一座堅固城堡,能夠讓孩子安全快樂的長大。

孰不知,當我們的愛想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時,那正是拉起了一道隔離孩子與大環境連結的限制線。

在生活中出現的挫折,都會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養分

人之所以能夠成長,除了課堂上知識的學習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生活中的所有發生。在這些發生的事件中,會引發一些情緒,一些思考,一些對話。

情緒是EQ學習的最佳時刻,因為情緒是需要有實質感受才能夠學習的。

事件本身的原因正是可以讓孩子學習思考的課題,為什麼會發生?既然發生了,要如何解決?又如何做,以後不會再發生?這些思考都是學習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

對話是生活中很重要的,讓彼此透過對話了解彼此,每個事件的發生,每個人的看法是如何的?試著說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除了能夠接受並尊重彼此的立場以外,更進一步的找到彼此的共識,那就是在人際互動上最大的成長!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這些成長養分都必須在真實生活與人相處中才會產生的。它無法在任何一門科目,憑藉著平面教材來學習的。

仔細想想,我們讓孩子上學,不就是要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理性思考、和平對話的能力嗎?若這些學習是必須在生活中與人接觸時所學,那我們可以怎麼做,讓孩子能夠真正的學到呢?

首先,我們得要隨時覺察自己,是否一聽到孩子受委屈了,或是受傷了,就立刻想為孩子出面處理?一不小心就讓”愛”成了”礙”!

再來,就是要強化我們自己的心力,也就是心理的承受力。當我們知道孩子受委屈了或是受傷了,心情一定是著急浮躁的,但此刻就需要心力來支撐一下,深呼吸的冷靜下來,讓自己能夠耐得住焦慮,穩住情緒來關心孩子的狀況。

像是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委屈,或是觀察一下孩子受傷的程度,千萬不能急著想找出導致孩子受傷的主因,急著想找到該負責的人,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委屈,這對孩子來說也算是二次傷害。

真正的保護孩子,就是讓孩子面對所有發生

如果,孩子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猜猜看,他能夠學會解決問題嗎?我想是不會的,因為沒有問題需要解決,當然就不用學解決問題呀!就像是水中的魚,不用學習跑步,陸地上的動物不需學習飛翔。

但是,所有教育訴求都是在談著,如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真實生活中我們卻捨不得讓孩子面對問題,擔心孩子無法承擔,又或是害怕孩子無法解決而感到挫折,所以就想一一的幫忙解決,甚至想辦法的避開所有會讓孩子感到負面的可能性。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有了這樣的發現,我們就要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要鬆手、收手、放手的讓孩子面對問題、接受挑戰、承擔壓力、忍受挫折,唯有透過這些過程,孩子才能夠培養出真正的能力。

要能夠真正的保護孩子、愛孩子,就要收起我們為孩子所圍出的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