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獺獺: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場不斷目送孩子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

1 / 1

#孩子的世界開始不再只有媽媽

#妳會不會也有一種失落感呢

確診之後,我經常覺得自己情緒和思緒比較混亂,我一直很累,有時儘管身體不累,但心裡也特別容易覺得到了該休息的時間了。

育兒生活裡,我也多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情緒,那些我本來能好好地陪孩子度過的情緒風暴,我卻開始會受到孩子的影響,而做出令我自己意外的反應。

本來是能夠好好一起洗碗的美好時光,孩子在烘碗時,把烘碗機前方都放滿了碗,留了後面一大堆空間,對我說了一句“我不會”,能讓我瞬間不耐煩地抓著她的手“把手伸進去,這樣不就可以了嗎?”

本來是能夠好好一起享受美食的用餐時光,孩子一如往常地搞笑,稍有沒規矩地離開座位,稍有拖拖拉拉不吃飯的神情,也能讓我瞬間不耐煩地拿起她的碗就往一旁放“不能認真吃飯,那就不要吃了吧!”

本來是想要跟孩子一起享受的旅遊時光,我希望孩子可以跟我好好互動,希望孩子可以多多陪陪我,希望孩子能聽話跟我好好牽著手,孩子卻只想要牽我姊小孩的手,而甩開我的手時,更是讓我瞬間生氣到不想理她。

我真的很愛我的孩子,為什麼我會這樣對她呢?有時候,我也會在自己這些不耐煩的下一秒,內心就充滿許多愧疚。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親愛的,#妳就是累了#沒有關係的

孩子會不會怪我呢?孩子會不會討厭這樣的我呢?

親愛的,#先照顧好自己#妳會更有力量照顧妳愛的人的

在許多回合的自我對話中,我知道這些情緒反應都只是讓我看見了累了的自己,雖然很詫異自己會這樣對我最愛的孩子,但我知道我只是需要一些時間緩過來而已。

有天晚上準備睡覺前,我一邊泡著奶,一邊和孩子聊著天,孩子突然皺著眉頭嘟著嘴巴對我說“媽媽今天罵我了(她還演出插腰跺腳的樣子),我難過!”

看著小小身軀的她,我知道她正在向我表達她的失落,我放下手上的奶瓶,蹲了下來跟她對話“媽媽今天罵妳了,妳難過了,是嗎?”

孩子點了點頭,低下頭的她又隨機對我露出一個笑臉,我從那對小眼神中看出,她彷彿想要告訴我“就算被媽媽罵了,我難過了,我還是一樣愛媽媽的!”

我蹲了更低地與她那對小眼神對望,我就像個解讀師一樣,說出了她這樣的心思“雖然被媽媽罵了,妳還是很愛媽媽,對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孩子又點了點頭,露出了一個無比燦爛的微笑,就好像找到了這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一般,我像了一個武裝過久而洩氣的皮囊,緩緩地喘了一口氣,整個人放鬆了許多,就好像知道了“#就算我犯錯了#這世界上還有一個小女孩願意原諒我!”

我皺著眉頭地對她說“寶貝,對不起!媽媽今天罵妳了,讓妳難過了!媽媽沒控制好自己,所以對妳好兇好兇,媽媽可能是有點太累了,才會這樣,#媽媽會繼續練習#每天都要比昨天的媽媽更進步!妳可以陪我一起變得比昨天更進步嗎?”

孩子一屁股坐上了我的大腿,用她的雙手環抱著我,那對小眼神看向我,表達了她最深層的諒解,#沒有什麼能與這一刻的母女和解還來得刻苦銘心了

她用著軟糯無比的聲音對我說“媽媽太累了,要睡覺覺了!”然後就把我牽到床邊,硬是拉著我躺下,還幫我蓋被,一手拍拍我的前胸,又上演了要把媽媽給哄睡的架勢。

我拿出了最強武器,對孩子又親又抱,看見孩子笑開懷了,我的心才放了下來。

我抱起孩子,問起了孩子“我們是?”

孩子自信地大聲回著“#好朋友!”

這是我們最親密的口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願妳內心不要留下傷痕,而是記住我們這對一輩子的好朋友,無論經過了什麼情緒,都能重修舊好的那份默契。

昨晚看到一段話“做父母的,誰沒有歇斯底里過呢?”,這句話完全像是對我說的一句安慰,讓我覺得這世界不是只有我這個做媽的失控而已,令我格外安心!

也許這世界上真的有從來不動怒總能好好說話的父母,但很顯然那是我需要繼續修練的境界。

我想起了我曾經看過的一本書《非暴力溝通》,裡面有一個核心概念,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而這些情緒背後都有一個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那麼,#我這些情緒和思緒的背後#有著怎麼樣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呢

這是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幾天,我每天都會靜坐冥想,沉澱自己一身的混亂,期許自己可以安然地度過最近心力交瘁的階段,進化成更好版本的自己。

我意識到了一件事情,因為自己獨自養育孩子,跟孩子的關係非常親近,某種程度我會把理所當然地她設想為“自己的一部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這樣的想法中,我會希望孩子可以聽我的話,可以如我所想的那樣,好好地吃飯,好好地做事,好好地牽著我的手,更重要的是不要離開我身邊。

就在昨晚,我累了,我想要帶孩子上樓睡覺了,但孩子怎麼樣都不肯上樓洗澡,我其實是知道她還想跟姊姊們玩,但我那種想要 #控制孩子的心思 不經意地又跑出來了,於是,我用了最拙劣的方式,騙著孩子“那我要先上樓囉!掰掰!”

我不常用這樣的招數,但我心想著每次出這招下下策,孩子都會急著要來找媽媽,雖然方法拙劣,但是在很累的時候,這招確實可以很快解決當下的困境。

但,就在昨晚,我走進了樓梯間,我躲在黑暗的樓梯轉角處,我看見孩子沒哭沒鬧地探頭看了看樓梯間,然後又跑去玩了,那瞬間我內心的空虛感油然而生。

原來,#我是怕孩子不再需要我

小時候,孩子非常黏我,只要我離開片刻,孩子總能哭得唏哩嘩啦,沒有任何一個家人能哄得來她。

那時,大家都說這孩子實在太黏我了,曾經我也對此感到很困擾,只要有孩子在的時候,我總是沒得空閒下來。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她去了托嬰中心,去了幼兒園,她對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她也對媽媽以外的人有了更多的情感依附。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某種層面來看,她沒有以前那般地需要媽媽了,媽媽也不再是她世界裡的唯一了。

上個周末家人們一起去永安漁港散步,我一心想牽好孩子,孩子卻執意要跟姊姊牽手,還甩掉我的手,說了一句“我要姊姊,不要媽媽!”

那個當下,我氣得完全不想理她,我還自己先離開,躲到一個角落去坐著冷靜,也許家人當下都還不明白這小媽媽的心情有多失落吧?

孩子跟姊姊去玩了一圈後,走到大家聚集的地方,還沒有第一時間就吵著要找媽媽,躲在一角的媽媽真的很失落,心裡不禁納悶著“妳都不想媽媽了嗎?”

後來,孩子走過來靠近我的時候,我還把她推開“妳不是不要媽媽嗎?去旁邊!”

然後,家人要回家了,我走在前面,孩子小跑步地追了過來,喊著媽媽,笑著牽起我的手,我感覺到自己還是被她需要的,我的心這才安了下來。

哈哈!是不是像極了戀愛中,想要別人哄,又要把男朋友推開的小女友呢?

現在回頭想想,為什麼孩子說的那句“我要姊姊,不要媽媽!”讓我那麼受傷呢?原來我是怕 #孩子不再需要我,我是怕 #孩子的世界不再只有我最重要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想想也可笑,一邊希望孩子長大,一邊又希望孩子一直需要媽媽,我想這是許多媽媽心裡都有過的矛盾。

龍應台說過“#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場不斷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

我想我跟孩子的關係太親近,這也容易讓自己忘了,女兒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也有她的世界要去體驗。

看來,我還得慢慢修行。

以前有人跟我說過孩子離家去讀大學後,家中會席捲一場空巢期帶來的失落感。我想,孩子兩歲離開袋鼠媽媽的囊袋,做媽媽的就要開始一直要調適面對孩子越走越遠的那份複雜心情了。

汪培庭寫的那本書《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這個標題曾經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當上了母親才知道,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孩子真的不會一直在父母的身邊,其實從孩子出生那刻開始,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保存期限就一直在倒數當中,#每一個腳步都很珍貴#每一個回憶都能成為永恆

雖然單親育兒的路上,我和孩子一路跌跌撞撞,看起來是我在養育她,但其實是她在陪伴我滋養我,感謝我最好的小閨密陪我走了這麼長的時間。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可以說,#小小的她就像個燈籠魚一樣#照亮了我這輩子最黑暗的一段路。在浩瀚大海裡,她那丁點般的燈光也許不強,但已經完全足以照亮母女腳前的那一哩路了。

經過這麼多的情緒,我終於明白了最近內心的那份失落從何而來了,原來就是一位媽媽開始發現孩子好像漸漸不那麼需要媽媽的焦慮感。

雖然這麼說起來,這樣的媽媽一點都不成熟,一點也不優雅,但我很高興看見內在的自己原來是這樣想的,原來我有這樣的失落。

接受這樣的自己吧!這樣也沒關係的!

女兒,媽媽會繼續練習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每一天都會努力地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願我們可以一路調整彼此的關係,我能漸漸找回更完整的自己,妳也能漸漸擁有更多的探索空間,接下來的日子再一起繼續創造更多的美好吧!

IG: naichatata

🤗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