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練習與自然展現能力,就是最佳表現!

1 / 2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習、練習與精熟各項能力,就是最佳表現!鼓勵與稱讚都是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不練習只求表現,最後當眾批評小孩,父母動怒、孩子覺得丟臉,雙輸又何必呢?

原文網址: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練習與自然展現能力,就是最佳表現!

🌺實例

中間:

3歲小孩自己拿餐具吃飯,吃得很開心。飯後吃柳丁,一個接一個,即使流得滿手柳橙汁,但是有吃飽。阿公看到他吃柳丁吃得這麼開心,也笑開懷。

父母鼓勵吃柳丁,而不是阻止、怕衣服沾到。隔壁父母說會弄髒衣服,這對父母回答:「反正是洗衣機洗」。

4歲多小孩拿著學習筷,自己吃完整頓飯,父母只有幫忙把餐盤上的菜夾到小盤子而已。

右邊:

阿嬤拿湯匙幫忙餵4歲小孩。

6歲小孩吃一吃,不吃了,在旁邊的爸爸直接餵他吃。吃完飯,站到椅子上大叫,阿公阿嬤在旁邊見狀,趕快叫他下來,結果他說:「餐廳就是我家,我想怎樣就怎樣」。父母沒什麼反應。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父母看到旁邊小孩在吃柳丁說:「我就是怕弄髒衣服,所以都不給吃耶」。

8歲小孩趁著父母沒注意時,把西瓜拿得遠遠地,整個人呈拱形地啃了三片西瓜,深怕西瓜汁滴到衣服留下污漬。三片西瓜,只吃了最上面一排。

左邊:

5歲小孩,之前都用湯匙吃飯,這次改拿(大人用的)長筷子吃飯,夾不好,被父母罵說:「在家不是教過你了嗎?」

父母轉頭對8歲小孩說:「你也是,連筷子都夾不好,用湯匙吃!」,結果換了湯匙,飯菜又掉桌上、掉地上,還沾到褲子,又被罵,連不會用剪刀都順便一起罵。小孩回說:「我剪刀剪下去,它紙就偏掉,夾在刀片中間啊!我有把紙放到(剪刀)最裡面了,但是紙就偏掉啊~」。父母大罵:「你不要再辯了啦!」。最後,小孩被罵哭了,餐桌氣氛突然變得很尷尬。

三個不同的家庭,在同一個餐桌上,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教養樣貌,形成一個巧妙又難以言喻的畫面。在這實例中,有許多可探討的議題,例如兒童的能力發展、父母的教養型態、隔代教養的觀念差異、成就與動機等等。

🌺反思

一個5歲小孩,之前都用湯匙吃飯,突然改拿大人用的長筷子。拿不好或夾不好、掉下來,應該也是正常的吧?畢竟才剛學會的技能,有時需要時間練習才能熟練。媽咪咪不知道小孩是否有足夠練習筷子的機會或時間,也無法確定突然改變的原因,是想取悅或展現給長輩看小孩已經會用筷子?或認為小孩5歲就該會使用筷子了,或其他可能性,但媽咪咪真的覺得小孩還蠻無辜的……

旁邊的8歲小孩也是無妄之災,不只筷子的事,連拿剪刀的事也都搬上餐桌來講。第一,至少以媽咪咪所知,大約在5、6歲左右大多能順利使用剪刀。刀片夾紙的現象,媽咪咪帶胖靈精練習使用剪刀時,也發生過,尤其是初期使用安全剪刀時還蠻常發生的。不過隨著練習,胖靈精(4Y+)已能獨立使用剪刀,甚至還自己發明把自己畫的圖剪成拼圖的形狀來考大家(如下圖)。因此,8歲小孩若使用剪刀有問題,表示他的精細動作需要多練習,而剪刀拿不好,筷子連帶受影響,因為兩者在動作上都需要使用到大姆指、食指和中指。第二,在餐桌上被罵拿筷子的事,還要無故牽扯拿剪刀的事,如果媽咪咪是那位小孩,鐵定也很想哭,心裡覺得丟臉並想著「不過是吃頓飯,為什麼還要被罵?關剪刀什麼事啊?」。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家族聚餐時,媽咪咪就讓胖靈精使用他正在學習的餐具,例如早期使用湯匙和叉子,之後加入學習夾,之後換成學習筷。媽咪咪的心態是「兒童在餐桌上使用學習筷(或匙叉,依年齡與能力發展而定)是很正常的,因為他還在學習,每次吃飯都是練習時間」,不需要為了贏得別人的稱讚「哇~你會用筷子了!」而揠苗助長。讓兒童自然而然地展現他目前所會、所學或正在學的能力,是理所當然的。就算吃水果可能會沾到衣服,透過這些經驗,才有機會練習與修正自己的行為啊!難道為了弄髒衣服,就限制孩子品嚐各種食物的味道嗎?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學會不弄髒衣服也能品嚐的方式吧!

🌺管教、羞愧與罪惡感

當孩子粗魯對待他人、傷害他人或有立即危險性時,例如推拉其他小朋友或跑到馬路上,那麼當下立即處理是很重要的。若不屬於上述情形,當眾批評小孩則會讓孩子感到羞愧(shaming)。罪惡感、尷尬、羞辱和羞愧,都是與自我覺察(self-consciousness)有關的情感,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行為、自我歸因與幸福感等發展。

  • 🌸羞愧(shame)

羞愧(shame)是一種讓你覺得「你自己(yourself)」不好的情感。當最愛的父母對孩子說出難聽的話,傳達出「你怎麼這麼笨?」、「你什麼都做不好!」、「所以才沒人喜歡你」等訊息,是很傷人的-它會傷害自尊(self-esteem),甚至造成根深蒂固且持久的傷害;長久下來,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孩子長大後常覺得不被愛、不被需要和害怕的,也常覺得自己「不夠好(not good enough)」。隨年齡增長,也會妨害健康的感情生活。甚至當這群孩子為人父母時,也可能重蹈覆轍、進入另一個惡性循環。

心理學教授Tangney說:「當人們對自己感到羞愧時,他們會怪罪別人,且較不可能為他們的行為負責」。只要有人當眾被罵,他們就會感到羞愧。然而,覺得羞愧的人會變得退縮(withdrawal),想要捍衛(defend)自己,反倒不是促使他們改變或把事情做對。羞愧可能讓孩子覺得他們沒辦法改善、沒有能力(not calable), 並認為這是必然的後果。

  • 🌸罪惡感(guilt)

罪惡感(guilt)是一種讓你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something you did)」。Tangey說「問題不在於你,而是你所做的,那才是個問題」。與罪惡感不同之處在於,羞愧強調「能力(capability )」, 而罪惡感強調出「責任(responsibility)」。

  • 🌸建議管教時使用正向句子

當眾訓斥孩子,會讓他感到羞愧,所以要避免在其他人面前管教小孩。因為若當眾批評孩子,孩子並不會注意聽父母想要孩子學習的事情,反而更在意誰會聽到。因此,找個不會被聽到、被看到的小空間來好好討論這件事。如果當下無法找個地方好好聊聊,那麼簡短地指出孩子的不當行為,讓他知道你稍晚回到家會與他討論此事,並且說到做到。

例如最近因為胖靈精生病,全家都跟著中標,一起去看醫生。醫生在進行診治時,胖靈精因為好奇,所以在醫生使用噴槍時,被噴到一些。胖靈精立即說:「醫生,你噴到我了」,媽咪咪當下覺得這個反應不妥,也注意到醫生的臉僵了一下。回到家後,媽咪咪才跟胖靈精討論這件事。因為我們不知道噴槍有噴多遠,雖然胖靈精好奇而站得太近,媽咪咪就跟胖靈精說:「可是你今天這樣講有點不禮貌,也許你可以說「不好意思,你噴到我了。」,而且醫生在忙著治療爸爸,可能不會注意那麼多。既然我們不知道噴槍可以噴多遠,也許下次你可以問醫生叔叔說「請問噴槍會噴多遠?我站在這邊會不會被噴到呢?」,這樣聽起來比較有禮貌,人家聽了也會比較舒服。」 

以下也整理出父母在管教(discipline)小孩時可使用的正向句型,供爸媽們參考: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1. 「我想要你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在你回應前,可以先花幾分鐘聽聽孩子怎麼說。

2. 「對你來說,你感覺如何?」,幫助小孩辨識出與發生事件有關的感覺,可能包括憤怒、害怕、孤單、驚訝等等。

3. 「如果可以重來,你會怎麼做?」,這是最理想的做法,讓孩子自己想出替代方案,會更有效。父母只要幫孩子確定他想出來的方案是有效的,並且賦能(empower)下一次你會做好。

4. 「下一次,你會怎麼做?」、「你可以跟誰道歉?」、「下次可以如何避免發生同樣的問題呢?」,幫助孩子找到合適、有力的字詞,具體化他想出來的上策。

5. 「我可以幫你什麼呢?」,即使沒有什麼你能做的,但孩子還是會很樂意聽到你願意幫忙。

最後,回顧一些研究資料中,媽咪咪原以為專制獨裁教養方式較易導致羞愧與罪惡感,然而其中一項研究結果卻令人意外。低涉入、少要求、高度情感關愛的放任型教養方式,通常會讓孩子靠自己來調節情感經驗,透過三種方式導致羞愧與罪惡感:

1. 放任型的父母不會對孩子犯規行為提供回饋,孩子因此沒有機會發展出健康的情緒回應方式,也無法用適應性的方式將不良行為併入自我概念中。

2. 理想的管教會引發孩子適度的負面情感,並增加適當行為的顯著性。然而,放任型父母缺乏這類管教,因此妨害孩子正確偵測不良行為的能力、評估與了解自己在事件當中的角色,以及透過父母的協助來調節情感。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3. 放任型父母與孩子溝通時,傳達出孩子不重要或不值得父母的關注。孩子可能將這些感覺內化,並且不適當地責怪與貶低自己。

在此研究中,尤其是父親的放任式教養,能預測孩童的羞愧與罪惡感(3歲預測6歲)。

Reference: Parisette-Sparks, A., Bufferd, S. J., & Klein, D. N. (2017). Parental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shame and guilt at age 6 in a multimethod,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46(5), 721-731.

媽咪咪心想:也許專制獨裁的管教批評易立即引發當場的羞愧或罪惡感,但放任型管教可能長期地、在未來也會透過周遭他人的指責而導致,皆值得深思!

如果認同或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末留言哦!也歡迎按讚、追蹤加關注哦!

🌸前往:媽咪咪粉絲專頁按讚和追蹤!🌸

🌸點選:加媽咪咪Line好友!🌸

🌸覺得文章很實用,趕快點選下面按鈕分享給好友吧!🌸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