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回娘家?將心比心與劃清界線

1 / 1

春節將至,媳婦們一陣哀嚎「不能回娘家」(不論是過年或初二),媽咪咪也是受困者之一。只能慶幸媽咪咪的娘家好說話,不然真的又是另一個無解的難題。老實說,經歷過這兩三年,尤其是那段不堪回首又痛苦的黑暗時期(媽咪咪想寫,但又不想寫,因為實在是太痛苦的回憶了,勇氣還在儲存中),媽咪咪自己承認:「我選擇當個好媽媽和好老婆(或者我選擇當媽媽和老婆的角色),,但,我放下媳婦這個角色!」。說實在,媳婦是個身分,但不是個角色,畢竟媽咪咪會常被叫媽媽或老婆,但不會被叫成媳婦啊?!

原文網址:不能回娘家?將心比心與劃清界線

🌺不能回娘家

媽咪咪也想回娘家,加上爸比比是排休。本來規劃好2/9(週二)先回娘家,2/11(週四,除夕當天)回台北,也能趕上年夜飯。且既然已先回娘家,初二就不用再回去了,媽咪咪的娘家是很好說話的!結果…………被長輩OOXX,行程只能變更為:兩天在台北,除夕在家拜拜,初一去靈骨塔拜拜(後來又改成初二拜),初三爸比比上班,初四忌日拜拜。

媽咪咪心想:如果忌日已經要拜了,初一其實是不用再拜拜了……而且,(純粹個人看法)大年初一不去大廟拜拜迎祥瑞之氣,去靈骨塔???🤔🤔🤔…………媽咪咪承認不想去!不是因為不想拜公公,而是忌日明明在初四,初四也安排要拜拜了,為何需再提前拜一次呢?

然後,爸比比被要求準備15包零食。媽咪咪是蠻好奇,改成初二拜,是要拜15包零食嗎?🤔15包耶?!也太多了吧?!

但既然現在(拜拜)長輩作主,一切她說了算!任何想法,用想的,不要說出口,就沒事!

🌺跟爸比比將心比心,接受「不能回娘家」的事實與結果

媽咪咪選擇退讓、懶得吵,因為跟一個情緒勒索的人吵是沒用的,動不動就是「我再活也沒多久了」、或是訊息中動不動就夾雜著「死」的字眼。媽咪咪就算再怎麼勉強、逼迫爸比比,事實與結果就是:「不能回娘家!」,所以也只能接受啊!

因為即使爸比比說再多,又會遭受死亡威脅……結果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何必浪費心力?

另外一個原因是,媽咪咪就被夾在長輩與大長輩婆媳問題的中間,裡外都不是人(所以才放棄媳婦這個角色!),媽咪咪相當了解當中難為的滋味,不只懷疑人生,而且還懷疑為人(我是人嗎?)。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舉例來說:(例子實在太多、俯拾即是。以下實例中媽咪咪只能「想」,不能「回」)

  • 拜拜拿幾柱香?要不要點大燈?

大長輩:初一、 十五要點三柱香,神明要點長香、公媽點短香。而且大燈要開!

長輩:哪有這種規定?全部都一樣的香就好,分什麼長短?而且只要點一支,點什麼三支?她自己發明的哦?白天明明就很亮,為什麼要浪費電開大燈,又不是下雨天?

媽咪咪想:你們要不要打一打,看誰贏?贏的說了算?而且聽起來的意思是:你都沒拜過吧?!

  • (承上)燈泡換不換?

大長輩:大廳燈(即拜神明處)一盞燈泡壞了,要換。

長輩來交代媽咪咪說:大長輩每次都開大燈,開很亮,很浪費電,就跟他說沒有燈泡,不要幫他換。

媽咪咪換也不是、不換也不是。後來媽咪咪忙著摺蓮花,也沒時間管那麼多。

結果剛好遇到公公做對年,大長輩就跟頌經的師傅們說媽咪咪心腸很壞,都不幫忙換燈泡,讓頌經師傅們很辛苦。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媽咪咪想:(心裡翻白眼翻一圈,還好有回到原位)(點、點、點、被句點)。

最後還不是當場換燈泡,有差嗎?!?!

  • 被質疑說謊

公父過世後,長輩不想跟大長輩同桌吃飯,最後是媽咪咪煮給大長輩吃,結果餐餐被嫌:飯「頂扣」(台語)、菜也「頂扣扣」。更讓媽咪咪瞠目結舌、無詞以對的是:

大長輩:你這米是什麼米?這不是XXX米(媽咪咪台語很爛,而且又不懂米,所以完全聽不懂在講什麼米,只知道大概是米的種類),這應該是YYY米。

媽咪咪想:XXX米和YYY米,我吃不出有什麼差(這兩句真的有回),而且便宜、我方便買就好……為了省錢,當然會選特價,管它什麼米?!

由於長輩一直都沒同桌吃飯,除了餐餐被嫌,更是餐餐被問:你媽媽去哪?

媽咪咪是很想回「我媽在台南」,但還是只能誠實以告:她出去了。

時間久了,就被大長輩質疑:你說謊,哪有人天天都不在家,三餐都剛好不在家?!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媽咪咪想:啊你們的婆媳關係就這差啊?!你不知道嗎?要是我,也想躲起來啊!!!

媽咪咪真的覺得夾在中間:好😖~累🥵~哦🤯~!!

所以也不用再強迫爸比比什麼了,他夾在中間也是一樣為難啊!

🌺認清角色,與長輩劃清界線

諸如此類的問題或事件,媽咪咪就被夾在中間。後來媽咪咪想通了一點:扮演好自己最該扮演的角色!(但不是扮演好所有的角色~)

媽咪咪自己的想法:孩子優先,所以首選角色是媽媽。接下來是老婆、女兒和娘家,因為我也很愛我自己的家人。至於媳婦或孫媳婦…………要不要先排隊抽個號碼牌………請!

每個人(媳婦/老婆)都有她自己的想法與順位,沒什麼對不對、錯不錯,予以尊重!

另外,曾經發生一次令媽咪咪非常不安的事件:大長輩要媽咪咪陪她去看醫生,媽咪咪剛嫁進來,想說這也算是孝道吧!所以不疑有他地陪著看病,哪知後來有種被陷害的不妙感!

雖說大長輩年紀也大了,一堆老人病也屬正常,但媽咪咪陪看病回來,跟長輩和爸比告知大長輩身體狀況,發現他們只知道有心臟病和高血壓外,其他細節都不知道。媽咪咪頓時間「倒彈」!!!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果媽咪咪稱呼的姑姑們都是正常可溝通,那還好,問題就是有一個打著神明的名號干涉喪禮的姑姑,有理說不清!萬一真出了什麼事,媽咪咪老實說:扛不起也負不了責任!

媽咪咪心想:如果生活在一起這麼久的「家人」(真的是家人嗎?),都不了解大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又何以要求一個才剛嫁進來、什麼都還不懂的「孫」媳婦來扛大長輩的身體健康問題,媽咪咪只能老實說:「我不要!」,就算被指稱不孝,如果以媽咪咪是孫媳婦,都可被稱為不孝,那是長輩的媳婦又該怎麼說呢?而且,若真要負責什麼事,我應該先負責小孩的事吧!?!?

也因此,媽咪咪選擇與長輩劃清界線,退出長輩與大長輩的婆媳關係。

該是我負責的,我會負責;但不是我該負責的,就……

老實說,劃清界線後,心裡不再壓力那麼大,心裡輕鬆許多、行為也不再綁手綁腳。例如,大長輩要求傍晚五點前要點香,之前只要長輩一個訊息,即使人在外面,也要趕回來點香(如果不想被碎唸或被罵的話,看大長輩心情)。因此之前外出,心裡都懸著;劃清界線後,心中想的是「該你拜的,你要拜,而不是想著要別人代你拜」(之前有談好,媽咪咪拜早場,長輩拜午場;結果有陣子全部都媽咪咪在拜,弄得哪都不能去)。因為,當媳婦,不代表全部責任都要扛下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所以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用一規則一言蔽之,但至少要活得舒服啊~

如果認同或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末留言哦!也歡迎按讚、追蹤加關注哦!

🌸前往:媽咪咪粉絲專頁按讚和追蹤!🌸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點選:加媽咪咪Line好友!🌸

🌸覺得文章很實用,趕快點選下面按鈕分享給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