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見知識】寶寶手語是什麼🤔?是不讓寶寶說話嗎?一起來了解寶寶手語的來龍去脈吧!🗣
📌「寶寶手語起源」
寶寶手語發明人為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Acredolo和加州大學嬰幼兒成長方面專家Goodwyn。
寶寶手語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讓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孩子提前接觸與人交流。可能大多數人都認定它是聽力障礙人士進行溝通的一種特殊語言,不過,流行於早教圈的寶寶手語,與這種手語概念不甚相同。
寶寶手語混合了聽力障礙人士使用的標準手語和寶寶與身俱來就會使用的手勢。
例如:揮手就是掰掰、張開雙手是要抱抱、手指頭指向何處是要索取其物品。
以基礎發展起來的寶寶手語,也考慮了嬰兒的學習能力,所以全部採用簡單的手勢,並且符合成人的日常習慣,無論爸媽還是寶寶,都不需要專門的培訓就能掌握。
📌「寶寶學習手語有什麼好處呢?」
經過目前查到資料研究顯示,曾學習寶寶手語的8歲小孩,智商高於一般小孩12分。
爸媽經常用簡單的手語與寶寶交流,也會減少寶寶情緒失落感,可以在親子間建立良好的互動,又可以讓寶寶表達真正的需求,讓爸媽們更有耐心又溫暖的解決寶寶需求。
研究表示,如果半歲左右的寶寶開始系統的學習手語,不但有益於其身心健康,而且對其腦部發育也很有好處。
📌「如何讓寶寶學習手語呢?」
1️⃣手勢當成語言
先從幾個最簡單的基本手勢開始。先觀察寶寶最感興趣的部分,例如:寶寶喜歡吃,就先從「吃」、「喝奶」開始。無論是先從什麼手勢開始,都要持之以恆,不斷地訓練,不斷地重複,寶寶想喝奶的每一次,都要用「喝奶奶」的手勢跟寶寶確認需求,也要要求家人隨時使用手語交流,就像平時說話一樣。
2️⃣創造機會
讓手語手勢存在寶寶日常中。例如:「看書」,日常生活中要常常引導寶寶看書,睡前親子共讀的時間,爸媽們可以主動用手勢比出開書本的動作,讓寶寶知道爸媽們要唸故事書了。
3️⃣關鍵字做出相對應的手勢
如果爸媽們忙碌無法給予寶寶系統教導寶寶手語,可以在說出關鍵字的時候,做出相對應的手勢,寶寶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會感到有興趣,進而察覺爸媽們不一樣的地方,也開始學習如何使用手勢。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學習寶寶手語呢?」
專家建議寶寶出生6~9個月再開始學習,這時寶寶的協調運動機能已經發育成熟,對周圍的事物開始產生很大的興趣,並且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慾望和表達慾望。所以,當寶寶學會了坐,看到好玩的東西就會伸手去抓時,爸媽們就可以開始教寶寶學習手語了。
不同的孩子學習手語的速度不同,一般說來,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學會10個手語,1歲半之前就能增加到40個,
📌「如何讓寶寶學習手語呢?」
1️⃣邊說邊教
在教寶寶學手語時,爸媽們一定要邊做動作邊解釋,而且說話時要面帶微笑,柔和專注地看著寶寶的雙眼。也許剛開始寶寶並不明白你在做什麼,但熟悉之後就會跟著你一起做,並逐漸明白手語的意思。
2️⃣不斷重複
手語一定要不斷重複,經常運用,才能使寶寶有深刻的記憶,所以在平時說話時,最好附帶練習手語動作。等寶寶學會幾個常用手語之後,教學就會變得輕鬆,爸媽們要有耐心等待寶寶做出手勢的時機。
3️⃣稱讚寶寶
寶寶學會第一個手語動作後,「一定」要好好地稱讚他,這能促使他更積極的學習。也可以增加寶寶自信心,即使寶寶的手勢稍有不同,也要多鼓勵寶寶,因為寶寶的手部機能不像成人那樣靈活。
4️⃣全家一起學
如果寶寶能用手語和爸媽們以外的人溝通,寶寶會更更積極地學習。如果家人一起學習也有利於建立親密融洽的親子關係。
5️⃣不要輕易放棄
寶寶剛開始學手語雖然經常不配合,或者學得很慢,但爸媽們一定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學習需要一段磨合時間,堅持下去才能見到效果。
6️⃣日常互動要多
以上幾點都需要爸媽與家人們多和寶寶互動,寶寶有了良好互動,也建立了信心,不止手語學習,認知與語言發展都會有相對進步空間。
📌「寶寶學了手語會不會就不愛說話?」
寶寶適時的使用手語表達需求是好的,在寶寶無法用語言溝通時,可以讓自己的需求明確表達,建立與爸媽們之間的安全感與自信。而寶寶開口說話也是需要契機的,如果能取代口語,有可能寶寶會覺得口語不見得那麼重要,種種研究看來,影響層面還是需要爸媽們協助觀察與引導,讓寶寶學習手語這段過渡期,也能多讓寶寶開口發聲,也是必要條件。
但還是要提醒爸媽們「手語只是一個過渡期,是寶寶口語發展不成熟時的輔助溝通方式,學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孩子”更聰明”,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兒童心理科主任醫師張學嶺
📬迷你白開始會激動的哭鬧表達要「喝內內」的時候,我也剛好看節目介紹寶寶手語,並學到「喝內內」的手勢怎麼比,所以在迷你白哭鬧的時候,我都會問說是不是要「喝內內」呢?然後邊跟他說邊比出手勢,讓他了解怎麼表達正確需求。經過幾次哭鬧後,漸漸的迷你白就會邊哭邊比手勢的告知我要「喝內內」了。到現在,迷你白開始會牙牙語,會邊說邊比手勢的告知我需求,當然,少不了哭鬧,因為真的肚子餓了,哪個寶寶不哭呢?😊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