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的背後是害怕》

1 / 1

孩子說謊是家長講座熱門討論的話題之一,幾乎在每場講座的Q&A都會出現。

從小到大我們都沒有教說謊這項能力,但孩子怎麼就是會了呢?其實,說謊算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害怕說實話的後果,自己無法承擔,所以說謊。就像是我們在叢林中遇到猛獸,就會本能的找掩蔽物把自己藏起來一樣,這就是說謊最原始的出發點。

當然,爾後發展出為達目的而說謊,這不在自我保護的範圍中,算是一種進階的害怕,害怕說了實話就達不到目的,所以說謊,例如:孩子想要買玩具,因為害怕爸媽不答應,所以說了一個謊,目的就是要拿到錢去買玩具。

既然找出了說謊的源頭,那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從最單純的自我保護開始。曾有個真實案例,有個孩子走在馬路上,手一不小心的鬆開,手中的餐具袋就掉在了路當中,他不顧危險的要走回去撿,老師連忙的說:危險,別撿了。孩子大哭,說著:我要是不把餐具袋拿回家,我媽媽會罵我。這個案例充分的表現了在孩子的心中,餐具袋是比生命安全還重要,沒帶回去的恐懼大過於在車流中的危險。

看到這個案例,我們一定覺得這孩子真傻,爸爸媽媽怎麼會因為餐具袋而讓孩子身陷危險呢?我猜,在孩子的過往經驗中,應該有過因為餐具袋遺失或是忘記帶回家而受到處罰的經驗,也許,家長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有記性,能夠記得將自己的東西帶回家,不要丟三落四的,應該也不會是什麼嚴重的處罰,頂多就是罵一下,嘮叨一會的,這對大人來說根本不算處罰,卻很有可能就在孩子的腦中印下了一個印記,餐具袋很重要,一定要記得,不能搞丟。所以,才會有如此危險的行徑,在車流中去撿餐具袋。

藉著這個案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常想著要教孩子許多事情,認為這些事情很重要,對於孩子往後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像是負責、自律等等,但我們卻忘了告訴孩子,當這些跟生命有牴觸時,請以生命安全為重,若是生命沒有了,那就是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一定要記住,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這孩子只接收到了”弄丟餐具袋”是不對的,因而產生害怕。

若用這個案例跟說謊做個連結,也許會變成這樣,這個孩子沒有回頭去撿,兩手空空的回家,當家長問起餐具袋呢?孩子可能會說:被同學拿錯了,或是…….

孩子的害怕都是從生活中小事所累積的,像是你再做不好,我就把你送給人家之類的,這句話就會讓孩子將自己的不好隱藏起來,考個低分就竄改分數,或是考試時直接作弊,打破了碗就說不知道,在外打了人,回到家還說是被人打…這些謊言都是為了自我保護,保護自己不被送走。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太多了。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家長們教給孩子的好多事情,就會變成了好多害怕,而這些害怕就驅動了說謊機制,打開保護傘,讓自己至少能有一時之安。漸漸地,孩子只要遇到可能挨罵的時候,說謊機制就會啟動,若再加上每次說謊都能闖關成功,那麼就會出現大人口中說的”說謊成性”。

那要如何教孩子而不造成害怕呢?

我們要將事情說清楚,不是只把目的說了,孩子考了低分,他應該比誰都難受,此時,我們要談的不是成績,而是哪些題目不會?讓孩子知道我們關心的是學習狀態,知道了哪些題目不會,爸媽可以從旁協助複習,而不是分數高低問題。像是打破了碗,不只問是誰打破的,還要多問有沒有受傷?讓孩子知道我們關心的是受傷,所以下次拿碗時要小心。

當孩子明白了我們的重點,就會清楚這些所謂不好的表現並不會引發爸媽的不開心,而是一起討論如何解決問題,這樣,根本就不需要自我保護,自然就不用說謊了。李玫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