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嬰兒式 Child Pose (Balasana)的故事

1 / 1

常出現在序列中的下犬式、英雄式、嬰兒式、攤屍式......等體位法,對於有經驗的瑜伽練習者而言肯定不陌生,而瑜伽悠久的歷史也讓我不禁有點好奇,每個體位法的背後是否隱含著什麼故事與寓意,趁著這次鞭策30天日更的機會,試著挑出30個故事來分享分享。希望能夠順利找齊~

第一個故事就從很有“原點感”的嬰兒式開始吧。據說純真的孩子們因為涉世未深、被俗世污染的程度較低,與自然界、超自然空間尚存連結、甚至還保有一定程度的神性;也是因為這樣比較容易看見另一個世界的居民,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說法。印度經典《Bhagavata Purana》(薄伽梵歌)中就有這樣一個,孩子展現神性的故事:

故事主角Krishna某天跟他的手足Balaram在院子裡玩耍,Krishna突然不知道哪來的靈感,抓了一把泥土就往嘴裡放,Balaram傻眼當下不忘立刻跑去找媽媽告狀等著看好戲:「媽你看他啦!」媽媽Yashoda聞訊當然緊張的要確認孩子在搞什麼鬼,Krishna矢口否認並堅決表示自己沒有吃土,媽媽索性叫他張嘴一探究竟,想不到非但沒看見土壤,竟在Krishna的嘴裡看見浩瀚無垠的宇宙、還有諸多行星漂浮其中。雖然Krishna的父母一直都知道他的身上蘊含著神聖力量,但是在孩子的外衣下仍然不自覺的遺忘了神性的存在。

話說回來,Krishna到底是哪位?簡而言之祂就相當於華人世界的玉皇大帝/天主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阿拉/貓奴的貓......而這個故事的啟示是要告訴我們在不遺忘神性的前提下,也抱持身而為人、表現存在於世界的平衡。

嬰兒式屬於較放鬆舒緩的動作,常出現在練習過程中稍事休息的階段,在讀完這個故事之後,讓我對嬰兒式又多了一點點體悟。經歷一段時間的練習後,我們開始傾向於追求“更高階”的體位法,甚至還開始對不同的體位法還區分難易優劣,然而這些都不是接觸瑜伽的初衷與目標啊(至少我自己不是)。藉由持續的練習有所成長自然是開心的,然而總是不忘回想原點,抱持著讓自己、讓接觸的人都朝向越來越好的健康狀態邁進,是不能悖離的願望。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