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是智慧的肌肉,伸展它才能自我圓滿
很多人都認同,瑜珈練習不僅僅是雕塑身形、促進健康而已,還能鍛鍊心性、修養內在。
說得不錯!外在身軀的訓練很好明白,每天固定的時段伸展四肢,慢慢加強延展的力度,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代表自己離理想的體式越來越接近,身體也在這樣的練習中,五臟六腑依序歸位,循環變得越加順暢,身體狀況也就敗步復活,外貌甚至能比實際年齡看起來年輕些許,肉眼可見的處處美好。
但內在的修養和心性的鍛鍊呢?透過單純的冥想就能有所進步嗎?
如果學習瑜珈已有一段時間的人,不妨可以想想,所有的進步與美好的成果,是否皆如瑜珈體式的訓練一樣,必定需要經過一番痠疼的敲打和忍耐,這才有機會成就理想的姿態?
那麼智慧的開拓就猶如這完美體式的訓練一樣,心靈是智慧的肌肉,沒有痠疼與忍耐的歷練,智慧很難得到成長。
當我們在練習體式、延展肌肉時,我們都會本能要求自己忍耐;可當我們心靈遭受不舒服時,本能卻容易避開不看;因為外在的體式有標準模版,智慧沒有。
親愛的朋友,為什麼做瑜珈時會加入冥想?為什麼瑜珈講求肌肉的平衡大過力度的表現?我想,那有可能是因為,練習瑜伽的汗水能透過靜心冥想去澆灌想法的視野;我們不是只有把腰折得更彎、筋拉得更開而已。我們透過冥想,從身體上的拉折學到,人至剛則易斷、至癡則易傷的道理。那麼學習這「不剛不癡」的過程,心靈不難受嗎?會的,一定會難受,所以必須忍耐,直到像身體一樣,將這份酸楚給撐過了,彈性變大了,也就不剛不癡了。
當我們在練習肌肉的平衡時,一開始都抖得像在篩糠一樣,因為上下左右都不能有一方力量失衡,只有次次忍耐、不斷調整各方面的力度,才能平穩地維持體式。因此,我們也從這樣的練習學會了「不爭而善勝」的道理:要成就一個最佳狀態,不是各方面都要有最強的施展,而是維持一個長久的平衡;那麼,要練習這個「不爭」,相信也不會是一個太舒適的過程。
綜上所述,心靈就像智慧的肌肉,智慧要得到開拓,我們就必須伸展我們的心靈。會痠疼、會痛苦、需忍耐。但也別害怕,因為看看鏡子裡現在的自己,每一個姿勢不都比以前還要來得完美嗎?
心性跟智慧無法求得完美,但求圓滿;因此,如果你也正在伸展心靈,就請堅持下去。或許它讓你跟大部分的人看起來是如此地不一樣,但那是因為你本來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到現在才會仍然堅持。
▶️ 一日一瑜珈
Web:https://edyoga.co
FB:https://www.facebook.com/edyoga.co
IG:https://www.instagram.com/edyoga.co
免費訂閱我們:https://edyoga.co/訂閱一日一瑜珈
瑜伽交流天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edyoga.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