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專家普遍推崇「正向教養」的做法,呼籲父母們教小孩時要好好說,但許多媽媽實測卻發現,好好跟小孩說話,孩子根本不會聽話也叫不動,總要媽媽生氣地使出河東獅吼功小孩才肯聽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正向教養只是胡謅嗎?或許是你用錯了方法,好好說也是有技巧的喔! (圖片來源:Pexels) 什麼是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是根據阿德勒心理學派所發展出的教養流派,近年來正被廣為討論與推廣。其核心理念是使用「溫和且堅定」的態度教養孩子,讓孩子在既有愛,又有紀律的環境下成長。 (圖片來源:Pexels) 嘗試正向教養失敗的可能原因 雖然正向教養的方式逐漸被大眾所看見,也越來越多人決定跳脫傳統的打罵教育來進行新的嘗試,但也有很多爸媽發現,正向教養好像完全沒有帶來正向的改變,有時還感覺好像讓孩子更無法無天了?是不是教小孩還是一定得搭配棍子呢? 在媽咪編的觀察下,整理出了最常見的三種正向教養失敗原因,如果你正為了無效管教的問題而煩惱,可能需要檢視看看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這些錯誤! 原因一、急著看見成效 傳統的打罵教育對於孩子的行為具有立即改正的功效,因為孩子知道自己再做一次相同的事,接下來就會討皮痛或被大人吼罵;但正向教養與之不同的是它的成效往往是需要長期觀察的,因此很多家長在剛從打罵教育轉為嘗試正向教養時,常會有「根本沒用」的感想。 看到這你是否覺得有點困惑,如果要好一段時間才能看見成效,又為什麼這麼多專家要推崇正向教養呢?那是因為正向教養是使用與孩子相互尊重的方式來溝通,雖然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但完全不會讓親子關係變得疏遠或對立,也能讓孩子的行為從根本獲得改變,而不是表面的改善。 (圖片來源:Pexels) 原因二、誤把正向教養跟溺愛搞混 有些爸媽以為正向教養就是讓自己變得很溫柔、很好說話,孩子哭鬧了爸媽還會主動退讓,這就不叫正向教養了,這麼做就變成寵溺啦!正向教養並不會因為孩子哭鬧尖叫就有所退讓,即便孩子有能耐哭上整整三個小時,都能夠穩踩原則堅定不移,也不吼罵,只是持續與孩子好好說,這才是正向教養。 原因三、以為「正向」就是不能生氣 還有很多爸媽正向教養失敗的原因是以為正向教養就不該生氣、生氣了也不跟孩子說,但其實這樣並沒有辦法讓孩子學習同理他人,進而改進自己的行為。當我們生氣時選擇克制自己不使用肢體或言語暴力,而是用溝通的方式來告訴孩子「你做這件事讓我覺得生氣」,這才是正向教養要讓父母學會的事,並不是要你完全壓抑自己的怒氣哦! (圖片來源:Pexels) 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執行? 打罵教育很簡單,看見孩子的行為不合意就直接愛的小手伺候,所有情境都適用;但正向教養不一樣,要不使用吼罵與棍子和孩子好好溝通是很需要技巧的,且情境不同,溝通技巧可能也需要有所調整,每一次遇到教養難題爸媽都得在腦袋高速運轉如何應對,著實累人!加上成效不是立竿見影,也難怪許多家長認為正向教養沒有用了。 我們直接舉個情境題吧! 已經到了該就寢的時間,明明已經和孩子打勾勾約定過這個時間要睡覺,孩子依然不肯,哭鬧著說還要繼續玩玩具。 如果是剛開始執行正向教養的爸媽,可能只使用比較堅定的語氣反覆說「上床睡覺了」,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孩子不肯聽話,最後又是吼罵收場。 (圖片來源:Pexels) 而比較熟悉正向教養的家長,後續的做法和情境可能會是這樣發展的: 家長:「你還想繼續玩,但是現在卻必須睡覺,你很難過,對嗎?」 孩子:「(持續哭鬧)」 家長:「(讓孩子的視線與自己平視)好的,我知道你好難過好難過,但是我們剛剛約定好了,這個時間是要睡覺的,我們還有打勾勾,你聰明的小腦袋一定記得,你記得嗎?」 孩子:「(哭著點頭),可是我還想玩,我還想要再玩5分鐘!」 家長:「但是這樣就破壞我們的約定了,我也會覺得有點難過跟生氣。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跟你打勾勾說再5分鐘就換你玩玩具,結果時間到了以後,他又跟你說我還想繼續玩!我還要再玩5分鐘!你會不會也覺得生氣?」 孩子:「(思考後點頭)」 家長:「對呀,如果朋友不守約定,你也會生氣,對嗎?那我們剛剛約定好這個時間要睡覺,你卻說不要睡覺、還要繼續玩,我也覺得生氣耶!以後,如果你覺得你沒有辦法遵守約定,請你要提早跟我溝通看看,你是我心中最棒的小朋友,一定可以做到好好跟我溝通的,我相信你。今天我們就先睡覺吧,如果你還在難過,你可以再小聲地哭一下下沒關係。」 (圖片來源:Pexels) 在這個溝通過程中,運用了好幾種正向教養的溝通技巧,包含: (圖片來源:Pexels) 這些小技巧大家趕快筆記起來,找機會實際運用吧!雖然依據情境以及孩子個性不同,不能確保這些小技巧就是必定成功的萬靈丹,但至少讓爸媽們有更明確的方向去練習和孩子溝通,希望這些小技巧能幫助大家教養更順利~ 【延伸閱讀】 正向教養≠不能生氣!一解三大正向教養迷思,這點沒做到就會變成溺愛! 正向教養卻愈養心愈累?爸媽請先擺正2心態,育兒之路才好走! 體罰恐促成反社會人格!體罰&正向教養優缺一覽,你在教育還是在發洩?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 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Lexie #NG教養 #小撇步 #正向教養 #阿德勒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