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 — 戰時輓歌Wartime Elegy 觀後心得
朋友找我去看的時候,只是想說很久沒看芭蕾舞團演出了,看看也好。演出內容和戰爭與政治沒有太大關聯,所以一是到觀賞完演出許久,我才想起這是一群在戰火下仍堅持持續跳舞的烏克蘭舞者。
他們在砲火中逃離家園,接受荷蘭政府的庇佑,持續訓練並成立「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UDN如此介紹這個舞團:
這是我第一次來北流看表演。我們的位子在二樓G區,是面對舞台偏右邊的位子,畫面右邊小小的部分會被擋住或切掉,但以看舞台劇/芭蕾舞演出已經很夠了,我自己覺得視野很OK。
表演是以一組一組不同主題的舞蹈進行,以下是表訂的展演順序。我其實覺得表演順序應該是有動過,但因為我沒有買節目冊,再加上我對芭蕾舞劇生態實在不太熟悉,所以我也沒有辦法確定。但以下會就我記得的組別做心得分享。
《斯巴達克斯》
上半場的表演組別有許多群舞,但我覺得雙人舞更吸睛一點;其中《斯巴達克斯》編舞的編排表現力特別強烈、我也更喜歡它精準的卡點。有很多炫技的橋段,舞蹈線條比起前面幾組也更強健有力。後來才知道這組是首席舞者Iryna Zhalovska和Oleksii Kniazkov擔任男女主角。女主角的肌肉線條搭配整個風格真的很好看。
《卡門》&《吉賽兒》
《卡門》紅黑的布景和服飾很有跳脫性,編舞的節奏和音樂也快上許多。即便它和《吉賽兒》都是浪漫主義的作品,《吉賽兒》好像展現了細膩的、非常符合世人印象的正統芭蕾;《卡門》帶來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法式風情。
《戰時輓歌》&《森林之歌》
充滿強烈的烏克蘭民俗風格,我覺得是整體包裝得很有層次感的表演。表演中有戰爭的一些悲傷、也有俏皮有趣的元素,讓人真的有感覺到烏克蘭文化不同面向。
《垂死的天鵝》
另一個炫技派的舞蹈,舞者將天鵝的毛抖落的細緻動作真的很好看,明明是主題垂死的天鵝,卻充滿了獨特的生命力。
《電台與茱麗葉》
是我最喜歡的一組表演。編舞簡單精煉但好看,是個非常好的融合了現代舞、搖滾(Radiohead)、和莎士比亞古典劇情的偉大演出。網路上找到了影片,光看短短50秒就能知道現場看有多震撼。
《唐吉軻德》大雙人舞
是特別邀請英國國家芭蕾舞團Katja Khaniukoiva與Aitor Arietta來演出的。《唐吉軻德》大雙人舞當場表演占了不少份量,舞蹈本身編排非常奔放熱情,還有超精彩的32鞭轉炫技舞。
謝幕後,舞者們在台上舉著國旗唱著國歌,感受的到他們對藝術的熱情,和對政治情勢的無奈。(我每次看到台灣在運動、藝術相關人才在國際上發光時,也會有一樣的感動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