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盛世真的不再?8點探討「KPOP走下坡」原因,選秀節目氾濫成罪魁禍首?
大家從什麼時候開始入坑韓圈的呢?回顧K-POP近十年的發展,從2005年後風靡全亞洲到逐漸進軍歐美市場的歷程,都要多虧優秀的偶像團體付出,不管是耳熟能詳的大勢歌曲、難以超越的經典刀群舞都是奠定K-POP盛世的大功臣。然而隨著偶像產業日益興盛,新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出現觀眾疲乏,關注度低落的窘境。今天泡菜編要來分析「K-POP逐漸走下坡」的原因,讓我們下滑一探究竟吧!
1、SM&JYP&YG三大娛樂鼎立
SM娛樂於2003年推出男團東方神起,一出道就靠著單曲《HUG》爆紅,除了進軍日本市場外也先後推出主打歌《”O”-正.反.合.》、《MIROTIC》,紅遍全亞洲,而陸續登場的後輩Super Junior、少女時代,更是幫助SM娛樂站穩龍頭地位。另一方面,YG娛樂推出的BIGBANG、2NE1,還有JYP娛樂推出的得意團體2PM,三大公司為K-POP韓流打下初步的海外知名度。
(圖片來源:SM Town)
資本背景相對雄厚的三大公司,除了注重旗下團體的發展,也不斷推出新團來維持市場的新鮮度,像是SM娛樂從2008~2012年先後推出SHINee、f(x)以及EXO等團體,前衛又吸引人的作品、宣傳概念,累積不少死忠粉,這段時期也是K-POP打歌節目輸往全亞洲的起點,而公司當然也看準商機,積極開辦巡迴演唱會,發揚韓流文化。
(圖片來源:SM Town Facebook)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我們熟知的三大娛樂,陸續也有中小型公司像是Cube娛樂、STARSHIP娛樂以及Pledis娛樂推出像是BEAST、4minute、Sistar等大勢團體,他們各自找出組合定位、特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總結來說,從2005年~2012年這時期推出的團體,靠著公司撐腰、新穎概念還有最重要的社群崛起各項優勢,成功紅遍全亞洲,也因為他們的努力,讓三、四代後輩團能更加輕鬆的與海外市場接軌,同時靠著沾公司前輩的光,一出道就能備受關注。
(圖片來源:Beast Facebook)
(圖片來源:Sistar Facebook)
2、三四代新團想紅靠本事
在二代團拼命壯大,以及2010年以後出道的新團體直升的夾殺局面下,想要在演藝圈展穩腳跟就得單憑本事了。拿2013年出道的團體來說,據統計當年共有33組新團誕生,但持續活動的僅剩一組,那就是「BTS防彈少年團」,先不探究BTS本身在音樂事業上的努力是值得讚賞的,而是大家可以發現演藝圈的競爭很激烈,在無法累積代表作和營銷失敗的窘境下,很多團體只能選擇解散或是另尋出路了。
(圖片來源:BTS Twitter)
3、選秀節目盛行到氾濫
許多經紀公司為了讓新人能在出道累積一定知名度,會和電視台合作推出「生存實境節目」,可以看作是選秀節目的初步成型。像是2013年靠著Mnet實境節目《WIN: Who is next?》得以出道的Winner,2015年分別以生存節目《SIXTEEN》、《NO.MERCY》出道的TWICE以及MONSTA X,他們透過一連串的評選舞台收穫人氣,粉絲也能投票為自家愛豆出一份力。
(圖片來源:TWICE Facebook)
2016年Mnet推出韓國最初「大型企劃女團」選秀節目《PRODUCE 101》,邀請101名來自不同公司的練習生爭奪限定女團出道位,靠著創新的節目內容、高質量舞台,成功引起韓迷的關注,也間接捧紅來自中小型公司的練習生。隔年也接續推出男版第二季,引爆超高話題度,也掀起全民「瘋投票」的熱潮,只為應援自己的「pick」,而大家可以發現選秀節目的興盛確實打破了演藝圈的常規,像是許多公司會讓練習生出來試水溫,除了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實力外,若是挺進上位圈爆紅,也是公司日後推新團的動力之一。
(影片來源:Mnet)
不只《PD系列》,後續也有像是《偶像學校》、《MIXNINE》等選秀節目出現,但相似內容讓觀眾失去新鮮感。而最重要的是,2019年《PRODUCE X 101》第四季結束後,就被爆出「投票造假」的醜聞,引發外界批評撻伐,也為選秀節目蒙上陰影,悄悄淡出電視圈。客觀來說,「選秀」的成功提升外界對演藝圈的關注,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限定團解散後,藝人回到原公司組新團出道,演變成「最紅的帶整團飛」的處境,沒有吸引人的作品,靠單人撐腰依舊不會紅,這也是K-POP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
4、HYBE娛樂一人獨大積極併購
隨著「南韓之光」防彈少年團的成功,紅遍世界各地,所屬公司Big Hit(現HYBE娛樂)的年營收也超過三大經紀公司「SM、JYP、YG」,打破長年三巨頭鼎立的局面,並在2020年10月正式成為上市公司。雖然單靠防彈少年團收益就足以撐起整個公司,但為了分散風險,Big Hit(現HYBE娛樂)也陸續收購像是Pledis娛樂、Source Music以及Zico創立的KOZ娛樂,並將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HYBE」。雖積極拓展事業、展開各方合作的HYBE確實改善音樂市場結構,但除了旗下藝人之外,其他小型公司出身的團體並未得益於此,例如NU’EST和GFRIEND都在這之後無預警宣告解散。
(圖片來源:BTS Twitter)
(圖片來源:Seventeen Twitter)
(圖片來源:韓國theqoo)
(圖片來源:韓國theqoo)
5、一二代團入伍退伍
目前2012年左右出道的二代男團陸續當兵,三代團也離入伍時間不遠了,代表許多團體要面對近兩年的成員空缺,其餘成員多會選擇朝solo歌手或是演員發展,來維持熱度。值得一提的是,撐過七年合約而選擇續約的團體其實不多,雖然公司常用「合約到期不解散,不排除合體」的藉口來話術粉絲,但成員一旦選擇出走,就代表團體幾乎名存實亡,也連帶影響K-POP的多樣性。當然,還是有一些不續約離開原東家後仍然持續維持團體活動的團體,像是美聲男子組合團體2AM各自離開JYP後還是有在綜藝「認識的哥哥」合體出演節目,男團GOT7離開JYP後也遵守當初對粉絲的承諾合體發行專輯回歸並舉辦演唱會。
(圖片來源:INFINITE Facebook)
(圖片來源:韓國theqoo)
(圖片來源:韓國theqoo)
6、四代團合約陸續到期
2015年以後出道的團體也陸續面對合約到期的問題,像是iKON、BLACKPINK、ASTRO等,若屆時部分團員選擇離開公司、另尋其他新東家發展,加上韓國演藝圈後輩人才濟濟,多少會影響組合氣勢,人氣也會隨時間下降。
(圖片來源:IG@jennierubyjane)
7、五代團海外人氣大於國內
選秀節目的興盛,也激起中小型公司推出新團的動力(限定團解散後人氣成員回公司二次出道),導致從2017年開始陸續有大量組合出現,不過因風格概念相似、團員人數眾多的緣故,讓觀眾不免失去新鮮感,也逐漸降低對KPOP新人的關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許多五代團在海外人氣非常高,例如Stray Kids、ATEEZ以及THE BOYZ等皆靠著個性黑暗風格成功進軍歐美市場,然而新團競爭力實在太激烈,雖然在海外人氣高,但卻較難以提升國內知名度,常常導致專輯銷量佳但音源成績卻不理想的情況出現。
(圖片來源:Stray Kids Facebook)
8、疫情影響
以往KPOP團體最大宗的收益主要就是來自巡迴演唱會,但自2020年開始全球受疫情影響,面臨了宣傳日程必須減少甚至歸零的窘境,許多活動例如簽售、演唱會都轉成線上形式進行,尤其近來許多市場主要來自海外的新人團體,更少了和粉絲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不過,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疫情開始趨於可控範圍,許多相關規範逐步放寬,也有不少藝人團體又重新啟動了巡迴演唱活動日程,就希望可以開始慢慢填補因疫情而失去的那些日子了。
(圖片來源:ATEEZ Facebook)
看完近年「KPOP走下坡」的原因解析後,大家有什麼想法呢?其實若要詳細探討韓流文化的發展史,實在很難一一列舉所有事項,每個人心中對「盛世」的定義也可能都不盡相同。若是你還有其他想一起分享的意見,都歡迎在底下留言讓大家知道唷~
撰文編輯 #佳佳
#2AM #2PM #Beast #BIGBANG #BigHit娛樂 #bighit收購 #BLACKPINK #BTS #EXO #Gfriend #GOT7 #HYBE #HYBE娛樂 #JYP #KPOP #KPOP三代團 #KPOP二代團 #KPOP五代團 #KPOP偶像 #KPOP偶像團體 #KPOP分析 #KPOP四代團 #KPOP現況 #KPOP盛世 #KPOP走下坡 #Nuest #produce101 #SHINee #SISTAR #SM娛樂 #SuperJunior #TWICE #YG娛樂 #東方神起 #泡菜文化 #泡菜精選 #泡菜追星 #防彈少年團 #韓國選秀節目 #韓國選秀造假 #韓國選秀黑暗面 #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