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5步驟從App開始!「以後用得到」的App都先刪除,30天內找回生活重心
「斷捨離」一直是流行話題,是藉由捨棄多餘事物,來達到更富足心靈的簡單生活。那你聽過「數位斷捨離」嗎?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所著的《深度數位大掃除》提到這樣的概念,教我們如何從網路、手機裡奪回自主權。若你也覺得數位工具在生活中的佔比太多,儂編要和你分享 5 個「數位斷捨離步驟」,利用 30 天的時間找回生活平衡。
1. 30天挑戰開始!
source:fauxels@pexels
卡爾.紐波特建議我們給自己「30 天」的時間,做一個斷捨離挑戰。 30 天後你能學會割捨掉不必要的事物、找回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視的價值。這個「設下時間」同時也是在一天當中為自己制定一小段能使用網路的時間,假如是一小時,那就要嚴格執行,非工作的時間就要妥善地分判看新聞、看影片、社交的需求。建議可以下載一個計算每日手機使用時間的App,以便好好督促自己。
2. 「以後用得到」──就是用不到
source:Rami Al-zayat@unsplash
執行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開手機,把你手機裡雜亂的 App 全部好好檢視一番──不是「整理」而是「刪除」,狠下心刪除你的手機遊戲與社交、購物軟體。留下生活中絕對必要的,可能是行動支付或工作上要用的通訊軟體;那些「以後可能用到的」通通刪除,可能用到就是不會用到。增加這種「不方便性」會降低使用手機的慾望;若你連瀏覽器都跟著停用,那更好,你打開手機也沒有什麼事情好做,每天看手機的時間能再降低。
3. 資訊來源,也要斷捨離
source:Dollar Gill@unsplash
網路時代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你也知道過多煽動焦慮與欲望的資訊對身心有害。對資訊渴望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無法完全根除資訊而生活,所以該學會優化每天所接收的資訊。例如,某位 KOL 的粉絲專頁與紐約時報的付費報導──比較一下,若你一天只有那麼點時間,究竟哪個網路媒介才值得你藉它接觸世界?當你開始想要「斷捨離」、覺得網路佔滿了你的生活太多,代表你懂得分辨狀況的好壞了,再往前走一點,開始勇敢分辨資訊的好壞。
4. 忍耐焦慮,有意義地填補空白
source:Timur Romanov@unsplash
強制脫離資訊、脫離社交、脫離娛樂,開始這麼做的前幾天,一定是難受的。我們會覺得無事可做,而這樣的行動不是為了讓你感到無事可做,而是在空白的時間中找到更有意義的活動。或許,你不該做你平常會做的事,而是去做那些你未曾嘗試過、或很久沒有做的事。回覆某個人的動態不如真的約他出來喝咖啡,對某個景點好奇不如真的親自去一趟。一樣,剛開始會很困難,但深入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體驗能帶給你更長久的滿足感。
5. 30天後,重新審視自己
source:Omar Lopez@unsplash
當你結束 30 天的數位斷捨離,先恭喜你,但不是就此結束。非苦行僧狀態的你現在是自由的,同時你也依稀知道,哪些數位工具、哪些活動讓你更幸福或更焦慮,回想起來,又是哪些時間被運用得更有價值?此時,你不該處在緊繃著告訴自己「什麼不可以」,而是要能放鬆心情,辨識、拒絕自己不需要的數位工具,擁抱自己希望過的那種生活。重新開始,在數位的時代裡當個聰明的使用者。
合作網站/Bella儂儂